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 更好(6)
最后,有关部门也可以考虑推岀政策,借鉴香港的经验,鼓励政府及司法部门在律师队伍中,选拔高素质的涉外律师担任法官、检察官以及法律顾问,提高行业流动性,吸纳更多涉外法律人才服务于政府及司法部门的法制建设。
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驰:敬畏规律,熟悉规矩,遵守规则 建设良好的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环境
目前,中国律师难以与有百年传承、面向全球客户的欧美律师群体进行全面竞争,特别是在外国执业需要取得当地律师执照的情况下,信任外国律师,但由中国律师管理外国律师是解决方法之一。就建设良好的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环境,建议:
一、提升国际争议解决中的掌控能力。借助外国律师的个人专业精神,快速熟悉国际组织、外国法院和仲裁庭的制约与平衡运作,以及官员、法官和仲裁员的选举压力及媒体监督,为中国客户服务。而与之合作则需要中国客户和律师做到专业上敬畏规律、思想上熟悉规矩、行动上遵守规则。
二、加强国内诚信与合规的实战训练。改革律师服务招标制度;鼓励客户从单纯追求结果变为同时追求程序正义;更加关注反商业贿赂;严格规范证人出庭和伪证罪处罚。
三、培养学生像律师那样思考。律师面临来自客户、对手、法院以及政府和媒体的多重压力。美国的法学院围绕实际案例授课,其对抗性思维培训和学习强度都很高。中国的法学院须加强中国民商法基础课比例,提升案例阅读强度和开卷考试难度。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原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加强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所需。我就其中的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谈点看法和建议。
一、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将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的大盘子,分类管理,精准施策,特事特办,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培养、推荐、使用、管理、保障的全流程体制,做好国内外相关政策的衔接。
二、抓好涉外法律人才基础教育培养。发挥高校法科教育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学科资源,搭建跨学科、国际化培养平台,引进并对标国际组织职员选拔标准,强化外国语和外交实务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方向性、针对性和国际竞争力;加强现有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重点基地建设,避免贪大求全,着力提升培养质量。在法学“双一流”高校增设涉外法律服务硕士项目。
三、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加强国内相关部门和驻外使领馆法律顾问制度;将国际法学由二级学科改设为一级学科;持续拓宽机制化推送渠道,建立奖励机制;鼓励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投身国际组织。
四、开通国际组织高端人才快速培养通道。一是科学构建和有效利用国际组织人才信息库和岗位需求动态信息库;二是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后备人才到国际组织实习;三是打通人才流动“旋转门”,有计划安排后备人才到业务部门挂职锻炼,提升竞争力。
五、有针对性地着力培养国际司法机构和国际组织关键岗位所需高端法律人才。
■部委回应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
在疫情期间,全国政协专门召开“建设高素质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双周协商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对涉外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根据会议安排,我作简要汇报。
一、涉外经贸法律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我们需要熟练地运用法律工具参与规则重构和提升话语权。目前,我国明显缺乏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主要体现在促进国内改革、推行自贸区战略、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处理国际争端等四个方面。
二、涉外经贸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