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百货业,还有没有未来?(3)

2019-04-12 01:55栏目:商业时尚

当然,除了电商、购物中心的突飞猛进的影响以外,像快时尚、品牌旗舰店、集合店等都影响了百货的发展,随着商业地产购物中心的快速发展,这类门店也在不断扩张,从一二线迅速蔓延到三四五线,更生活场景化的产品推荐,更迅捷的市场反应,这些都是原有百货店无法比拟的,所以逛快时尚、品牌旗舰店、集合店成为了人们新的生活消费方式。

但整体来说,整个百货业在这场争夺消费者的战役中是丢盔弃甲,伤亡惨重,这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那百货还能否重整旗鼓,反戈一击?

突围之战

但这场突围之战,并不好打。

首先面临的是商业存量的问题,从2018年开始整个商业地产市场已经开始从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一边是巨大的商业存量不断过剩,另一边是大量的购物中心还在不断入市,市场竞争实际上是在不断加剧,原有的百货商业虽然在位置上一般处于城市核心商圈,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改造模式,转型的风险还是很大。

第二个问题是百货原有的体量及硬件条件改造难度较大。百货店和购物中心比起来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在体量上,现在购物中心建筑面积动辄都在10万平方以上,而百货店一般面积在5万平米以下,当人们习惯了在拥有大中庭和宽阔的室内步行街逛街后,百货店的体量显然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升级后的消费体验需求。同时,百货店原有的建筑结构以及硬件条件等,不能适应一些业态的要求,例如很多的百货店想要进入餐饮业态,水、气、烟道、下水道改造难度就非常的大,这些也是百货想要模仿购物中心进行改造存在的难点。

第三个问题是思维和经营模式的转变难度很大。虽然在以前的时候,经常有些百货店瞧不起购物中心,认为购物中心只是商铺出租,并不像百货店那样懂得做经营,可是如今百货存在的问题更大,在做经营上,百货店只是联营模式,对商品、对市场、对趋势完全依赖于商户品牌,自己的商业经营能力也在逐渐地退化,在这点上百货店比不上那些快时尚和品牌集合店,而在空间营造、顾客营销层面仍旧是遵循十多年前的那套理论,鲜有创新,在这点上又比不上购物中心,所以百货店处于夹在中间的尴尬境地,想要转变原有的思维和经营模式,走出当前的困境,还是需要一定的决心和魄力。

当然,百货店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这些,但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和难度,我们现在并不能说百货已经无力回天,看着它继续地向下沉沦而听之任之,放着大好的地段和位置而不管不顾,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百货的转型升级之道,不断盘活百货的存量商业。下面,我对目前百货店的转型几个方向分别做一个分析。

方向一:购物中心化

百货的购物中心化,这是目前百货店最主要的一个改造革新路径,就是在原来的百货的基础上,在环境、动线、业态、品牌等方面做出购物中心化的创新,可是这也存在了诸多陷阱和盲区。

我们要首先认清一个事实:百货的购物中心化,绝不是在原来百货店基础上,增加一些餐饮、儿童、娱乐的业态那么简单。我之前看过太多的百货店,在业态创新上,倒是动了一番脑筋,模仿购物中心拿出专门的楼层做餐饮、儿童娱乐、影院、健身等等,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仍然熟视无睹,因为在消费者印象里,你仍然是原来的那个百货店,仍然没有在现在的生活场景里被唤起,人们逛街仍然还是选择那些购物中心项目,像茂业百货在很多地方做的茂业天地就陷入了这个误区。

所以,百货的购物中心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商业体量已经固定并且不占优势的基础上,要想与购物中心在市场上直面竞争,就需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基于定位和精准的目标客群细分做商业的改造和业态的调整。

要想做好一个购物中心化的百货店,需要明白“第三生活空间”的概念,从定位、动线、环境、公共空间、业态上做出改变,努力打造适合消费者闲逛休闲的主题空间,接下来就是需要在营销层面利用好精准化营销、社群、IP等理念,重视商业运营,真正打造出凝聚人心的城市空间,而不是想要单纯依靠商品来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