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研究:AI芯片拥抱高速增长期(8)
美国Adapteva公司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研发通用的多核并行计算架构及芯片,已有上万个客户。其Epiphany-V芯片是集成了1024颗64位RISC芯片的SoC,处理能效达每瓦特750亿次浮点运算,由台积电采用16纳米工艺生产。
英国Graphcore公司成立于2016年,研发了所谓智能处理器(IPU)的AI芯片,该芯片可以实现大量并发的低精度浮点运算,适合数据中心的训练任务。藉由戴尔资本的战略投资结成的合作关系,Graphcore首批产品在戴尔公司的数据中心投入使用,该产品集成有16个IPU芯片,算力超过2千万亿次浮点运算(PFLOPS)。
寒武纪科技、地平线、深鉴科技一度并称中国最知名的三家AI芯片独角兽公司。寒武纪科技成立于2015年,自称为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在终端以IP授权形式在智能手机、智能摄像头等设备中用于片上推理,现已推出第三代AI芯片IP即7纳米级Cambricon-1M、处理能效达每瓦特50亿次浮点运算,在云端以板卡形式在服务器集群用于云端推理和训练等应用;地平线同样成立于2015年,以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和智慧零售为主要应用场景,主攻终端嵌入式市场,研发了面向智能驾驶的征程系列和面向智能摄像头的旭日系列等AI视觉芯片。
以色列Halio Technologies成立于2017年,其业务重心是为嵌入式设备提供深度学习能力,例如汽车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该公司计划2019年推出首款AI芯片。
此外还有美国边缘设备AI芯片公司Syntiant和Kneron、脉冲神经网络芯片公司BrainChip、涉足内存内计算的Gyrfalcon Technology,加拿大深度学习ASIC公司Tenstorrent,印度AI芯片公司AlphaICs,中国语音AI芯片公司云知声、思必驰,以及法国上市公司Kalray,美国的Cerebras、Esperanto Technologies、Groq,等等。
(四)代工厂受益于快速增长的AI芯片设计需求
芯片制造可能是最具马太效应的行业之一,同时具备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的公司寥寥无几,绝大多数芯片设计公司的制造业务依赖于代工厂。芯片代工厂2018上半年的市场占有率见图24。
图24 芯片代工厂2018上半年全球市场占有率
来源:David Manners, H1 foundry rankings stay stable, Electronicsweekly.com; 中投研究院
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厂,在工艺制程上一路领先。其他代工厂在缺乏足够订单量支撑的情况下难以为继,2018年8月,仅次于台积电的两大代工厂格芯、联电均宣布放弃对先进制程的追赶,专注于提升12纳米以上成熟制程市场占有率。联电意识到,代工市场中成熟制程市场虽然成长缓慢但占有绝大部分份额(见图25),有很大的营收空间供争夺。中芯国际在巩固28纳米及以上制程代工业务的基础上,14纳米攻关取得重要进展,继续加大投入研发先进制程。
图25 不同制程的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
来源:IBS, Whitepaper: Semiconductor Industry from 2015 to 2025, 2015年8月
与英伟达、AMD等芯片设计公司的情况不同,代工厂的资本支出占比远高于研发支出,反映出其重资产的特点。
图26 芯片代工厂的资本支出占比(左)与研发支出占比(右)
来源:中投研究院,Factset
(五)小结
前述公司在AI芯片领域大多基于自身特长有所侧重,比如英伟达固守GPU、赛灵思主推FPGA、初创企业首选定制芯片,高通专攻终端、谷歌和亚马逊发力云端等等,而英特尔则尝试从云端到终端、从通用芯片到专用芯片全线出击。我们对相关企业的竞争态势和市场地位进行了评估,见图27。应当指出,由于AI芯片行业方兴未艾,市场格局变数较多,这个评估只是对当前形势的总体判断,不代表后续发展预期。
图27 当前AI芯片行业相关企业的竞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