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研究:AI芯片拥抱高速增长期(2)
DSP[9]用于音频、视频、无线电信号及各种传感数据处理。当模数转换器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由DSP负责对数字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因此DSP经常以ASIC和FPGA等专用处理芯片的形式用于手机、电视到电网监测、医疗设备等嵌入式设备和专业仪器。
类脑芯片主要是模拟人脑运行机制设计,比如IBM的类脑芯片TrueNorth就是基于脉冲神经网络。但受限于脑科学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很难研制出通用的类脑芯片,市场上的类脑芯片一般只是部分汲取了人脑特点的专用处理芯片。
前述处理芯片在应用、技术和性能方面各有特点(见图4)。从需求端看,在物联网、5G和AI等应用的牵引下对各类芯片尤其是专用芯片的需求有望较快增长;从供给端看,随着工艺制程逼近量子领域及成本上升,技术门槛较低的专用处理芯片成为新厂商的突破口。
图4 相关处理芯片特点和部分厂商
注:图中的芯片架构等为大致的相对趋势,仅为示意性质
来源:中投研究院
(三)片上系统
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SoC)把一个系统所需的各种芯片和电子部件集成到单一芯片上, 与传统的主板集成方式相比以牺牲维修性为代价提高了能效,适合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及各种嵌入式应用场景。例如,华为的麒麟970处理器是集成了8核CPU、12核GPU以及寒武纪的Cambricon-1A NPU等多个芯片的片上系统,高通骁龙845芯片是集成了DSP、GPU、图像信号处理器等多个芯片的片上系统。集成晶体管的数量可作为衡量芯片复杂度的粗略参考(见图5)。
图5 芯片集成的晶体管数量
注: 2000年后多核架构和集成多芯片的片上系统、板卡盛行,图中的晶体管数量只能作为芯片复杂度非常粗略的参考
片上系统为了提高AI处理能力,开始将部分AI任务分解细化,让CPU、GPU之外的其它处理芯片负责某些特定场景。以高通计划2019年发布的Snapdragon 855为例,该SoC芯片的一大亮点是集成了所谓第4代嵌入式AI引擎,AI性能达到前代产品的3倍。其AI引擎及相关功能不但包括了CPU和GPU,更将DSP、ISP(图像传感处理器)等处理芯片纳入其中(见图6),着力提升摄像、语音、混合现实(XR)和游戏体验,AI化的DSP甚至可以将当前人像模式(通过背景虚化突出人物)从静态照片应用到视频中。Snapdragon 855的DSP和ISP芯片在AI任务方面的区别同样体现在对效率与灵活性的取舍,允许编程的DSP更为通用灵活,而ISP在与摄像头相关的特定应用场景下更为高效。
图6 从高通Snapdragon 855看片上系统的AI化
(四)AI芯片:人工智能时代新机遇
广义的AI芯片是泛指应用于人工智能场景的各类芯片,可用于数据中心和云端,也可用于边缘计算节点和嵌入式设备。CPU可用于深度学习的推理,GPU适合深度学习的训练和推理任务,很多初创公司则往往从门槛较低的专用芯片入手。狭义的AI芯片则主要指GPU以及ASIC、FPGA、类脑芯片等专用芯片。例如,深鉴科技的DPU(深度学习芯片)属于半定制化的FPGA,地平线的BPU(大脑处理器)是出厂后不可再编程的ASIC,微软则采用英特尔的FPGA。
AI芯片既与软件算法、计算范式有关,也与应用特质、生产工艺有关,相关技术概览见图7。
图7 AI芯片相关技术概览
来源:清华大学、北京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白皮书(2018)》
二、AI芯片市场规模和趋势
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达108亿美元,在2017年至2023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53.6%。[10]中金公司则认为AI芯片的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39.1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352.2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55%。尽管对市场规模的估算有所不同,但都认为AI芯片市场将在未来5年保持高速增长。
(一)按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