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救市下乡:“下乡”找信心(3)

2019-05-01 17:08栏目:新闻

  农业,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华夏作为农业大国,曾经辉煌的农耕文明精髓流传到现在,就是农本思想,它有两个含义:第一,农业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第二,相较工商等其它行业,农业的重要性居于第一位。

  “洪范八,食为政首。”我国最早的农本思想被记录于《书·洪范》一书中,后来在《管子》中,农本思想被更加全面地进行了论证。《管子》认为,农业不仅在经济上是国富民足的根本,政治上是长治久安的根本,而且在军事上也是战胜守固的根本。

  而作为农业的实施主体,农村也被写进了国家行政纲领,并成为最小的行政单位。古代并没有农村一说,直到1959年,毛主席提出“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如今,国家对农村的关怀与问切丝毫没有改变,农村地区是提振经济信心的重要福地。

  为了刺激消费与推动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家电下乡与汽车下乡等政策。通过这一系列“下乡”政策,农民的消费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改观,更重要的是经济面貌也迎来了短时的改善。

  回顾上一次汽车下乡,彼时中国人均GDP刚刚迈上了4500美元(2010年),汽车消费开始普及进入家庭,国家支持农民购买农用汽车,配合购置税优惠政策,对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以及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换购轻型载货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解决农民的基本交通出行问题。

  “而2019年新一轮”汽车下乡“,中国人均GDP将站上1万美元,汽车市场开始进入普及后期,消费格局已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变,主力市场从一、二线城市逐步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大部分农村家庭已有了第一辆小汽车。因此,新一轮”汽车下乡不仅是普及汽车使用,还要提升驾驶品质和产品质量。

  同时,家电下乡的经验教训证明,汽车下乡要解决好几个问题:开发适合农村使用的产品;开辟适合农村市场的销售渠道;加强售后服务。农村市场还是以运输车辆和多用途车辆为主,价格上要相对低廉,性能要可靠,能够适应农村路面,还要节能环保。在销售渠道方面,现在的4S店模式不适合分散、购买力较低的农村市场,需要改革现有的销售模式。

  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于汽车品质的要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十年前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汽车品质的概念,主要集中于小毛病多不多、可靠性等客观指标上,如今消费者对于品质的定义,除了原有的客观指标,还增加了外部造型、内饰设计、乘坐舒适感、售后服务等诸多主观体验的指标,是一种涵盖客观质量与主观体验的综合质感。

  随着用户消费理念升级,中国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只有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市场红海中生存下来。机会只留给准备充分的人,当汽车下乡升级到2.0时代,唯有创新求变者才能享受到最新的政策红利。

  有学者指出,要改变以前汽车下乡“下”的多是低端产品的主观偏见,把真正品质优良的产品送到农民手中,同时将新能源汽车明确纳入汽车下乡范围内,推动庞大的低速电动车消费群体转化为正规的电动汽车用户。还要重视售后服务,解决农村汽车消费三包不到位、召回被遗忘、养车花钱多等问题。

  因此,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中,汽车下乡要将农民真正需要的产品销售给农民,不要让落后产能搭上汽车下乡的便车,这样只会维持传统汽车企业的短暂虚假繁荣,还会影响汽车行业去产能效果,应该退出的产能难以彻底退出。

  可以这样说,什么时候汽车下乡政策不再局限于救市、稳市等短期功利诉求,而是真正看重农村市场,真正为农民谋福利,这才算是“下对乡”了,也才能深耕农村市场,使之成为中国车市增长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