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鞋踏上“国潮”路(“国潮”正当时①)
在今年“6·18”购物节上,国货、国产品牌延续强势。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成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日常。
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日益挑剔的消费审美,国货不仅以性价比和坚固耐用的品质取胜,也在跨界融合中改变着老面孔。“国潮”风起云涌,既有各种脑洞大开的时尚创意,也有植根历史传统的复古范儿。这当中,包含着产品理念的更迭、聚焦供给侧的创新、传承中华文化的自信。
老品牌如何求新求变?年轻品牌如何打开市场?国货如何引领消费升级浪潮?
我们从今天起推出“‘国潮’正当时”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2019年国庆期间,作为第五届中法品牌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大孚飞跃走进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设计师为9个国产品牌设计的飞跃联名款鞋履,在这座艺术殿堂展出,引发现场和线上消费者热捧。一度艰难求生的大孚飞跃,如今已扬帆出海。
也许没有穿过,但你一定知道它,红蓝双钩,硫化大底的飞跃小白鞋,是上个世纪中国的“国民鞋”。但许多人对它的印象是廉价、年抛、难登大雅。大孚飞跃,怎么一下子代表“国潮”走向了国际舞台?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带着疑问,记者向大孚飞跃追溯起这个老品牌的重生历程。
“一定要让品牌活下去”
大孚飞跃总部位于上海市天山支路138弄28号,是小区居民楼底商,有两层,一楼是办公室区,二楼作为展示区域,满墙的货架上摆了大概1500种鞋款。
过几天就要开今年的选品会了,总经理刘网生格外忙碌,记者和他的谈话数次被电话打断。届时,各地经销商都会奔赴上海,从今年准备的500余款中挑选中意的设计,“赌”今年的爆款。
“往年都是准备1500款左右,今年先做了几次筛选。各地消费者口味不同,经销商更了解当地市场,这样有利于提高销量。”刘网生说。由于这种独特的销售体系,飞跃在全国各地市场出售的产品在设计细节上会有所差别。
如今的飞跃鞋,年销量能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双,重现当年的辉煌。
1958年,脱胎于军用解放鞋,飞跃小白鞋于上海大孚橡胶厂诞生,一经问世便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碰上下雨天,有些人甚至会脱下鞋子光脚蹚水,避免弄脏弄坏小白鞋。可以说,飞跃小白鞋从诞生起就是那个年代的“国潮”。上世纪80年代大孚橡胶厂的胶鞋年产量超千万双,近半数远销海外。
讲起当年的盛况,刘网生十分自豪。1979年,20岁的他作为技术人员进入大孚时,正赶上厂里最红火的时期。
可有一条,小白鞋虽受欢迎,但利润微薄。上世纪90年代,大孚转产利润更高的轮胎,胶鞋业务转移给大博文鞋厂。可大博文鞋厂主要是给国际品牌代工,飞跃鞋并不多。2002年大孚停产。为安置工人,也为了延续陪伴多年的老品牌,刘网生和几个同事于次年成立新的大孚橡胶有限公司,并受权使用商标“飞跃”至2023年。
但那个时候面临的市场环境已迥然不同。飞跃不再是国人心中的“潮牌”,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引领新的消费风尚。
价格低廉的飞跃鞋空间越来越小。缺资金、供应困难、没市场,“三座大山”让生存都成问题。“但是和大孚飞跃在一起半辈子,有感情,一定要让这个品牌活下去。”刘网生说。
“把穿飞跃鞋变成很酷的事”
为了打开市场,刘网生和同事带着仅有的两三款产品,到各大城市的批发市场挨家挨户推销,却屡屡碰壁。“大孚飞跃是什么?只知道大博文。”转产多年后,市场早已忘记大孚飞跃,只记得大孚是一家轮胎厂。
能做出质量过硬的产品,可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大孚飞跃却不知道该怎么卖。
转变发生在2007年。一个叫田波的年轻人找上门来。时年25岁的田波想法前卫,又热衷于将国货发扬光大。经过详谈,双方对产品的定位、设计、宣传等问题一拍即合。大孚飞跃继续管设计和生产,而由田波带领自己的Culture Matters(简称CM)团队负责营销和品牌经营。
“不能哪便宜就去哪卖,要把门店开在上海衡山路这样的优质地段。”田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飞跃带到优质渠道和消费空间。
不过,三五十元的售价难以维持运转,必须想办法提高产品附加值。“要让穿飞跃鞋变成一件很酷的事。”田波把目光投向豆瓣社区。当时,这里聚集了设计师、导演、文创等许多“潮人”,他们喜欢用小众国货表达个性化的消费主张。通过举办他们热衷的派对活动,CM把这群人吸引到摆有飞跃鞋的唱片店,飞跃渐渐和潮流形成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