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一个“绣”出来的小镇(2)

2019-10-25 08:54栏目:商业时尚

镇湖向西,便是太湖。湖水从三面环绕着小镇,造就了这里的秀丽,也造成了这里的偏僻。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南地区工商业蓬勃发展,而镇湖却仍大体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八千绣娘,依然静静地在绣绷前“做生活”。

近40年过去,当周边的几个绣乡日渐寥落,镇湖却一枝独秀,在苏绣传承与创新上走在了前列。

绣庄

“前店后坊”式的绣庄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让刺绣从农民的副业变成了主业

1998年,在“琴芬绣庄”的牌匾出现前,绣庄对镇湖人来说还是个陌生事物。

这一年,在外学习、参展多年的姚惠芬、姚惠琴姐妹俩回到镇湖,以自己的名字在镇上开了这家“琴芬绣庄”。

这时候,镇上已经有不少绣品店。店里出售各种绣品,既有自家绣的,更多则是从乡间绣娘手里收购而来。“琴芬绣庄”与众不同:前店后坊,既是绣品展销,又是绣品作坊;按照指定的图样和工艺要求生产绣品,招收一批手艺好的绣娘,按时上下班;不仅生产、销售绣品,还对绣娘们开展技艺培训……绣庄,就是一个集生产、销售、设计、展示、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刺绣机构。

绣庄带给镇湖刺绣的变革性意义,是让刺绣从农民的副业变成了主业,绣娘开始成为一种职业。“琴芬绣庄”的崭新模式,从此不断被人学习、效仿。

这个时候,镇湖街道也正致力于把刺绣业打造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为此明确提出了“以绣立镇”的口号。为了将分散在农村的刺绣业集聚起来,镇湖着手打造了一条1.7公里长的绣品街,“前店后坊”式的绣庄便如雨后春笋般在绣品街上生长起来。

2002年,邹英姿也在绣品街上开了自己的绣庄。她家原本在村里有一个工艺绣品厂,在厂里做活的绣娘最多时有30多人。怎么想到来镇上开绣庄呢?邹英姿解释说,一是农村交通不便、地方也难找;二是镇里店多成市,生意自然更好做。

越来越多的绣娘前来镇上开办绣庄,围绕着刺绣,镇湖也形成了一条包括花线、装裱、物流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八千绣娘背后,有5000余人在从事配套行业。

39岁的薛金英,中学毕业后就来到薛金娣的绣庄,至今已经干了20多年,算是老员工了。每天早晨7点来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月工资六七千元。“刺绣在自然光线下最好,可以保证色彩、色调的准确,所以我们几乎是跟着太阳一起上下班。”薛金英的生活很平静,上班专心刺绣,下班照顾家庭,“虽然住在农村,但我们过的也是城里上班族的生活。”

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洒在薛金英的绷架前。室内绣娘们飞针走线神情专注,只听到窗外传来几声小鸟的清脆鸣叫。

最早开办绣庄的一批绣娘,几乎有着共同的特征:从小习绣,吃得苦中苦、坐得冷板凳,练就扎实的童子功;好学上进,四处拜访名师,摸索出新的技法针法;熟悉市场,带着绣品走南闯北寻找销路、参加展览……在这批优秀绣娘带动下,镇湖的绣庄形成良性竞争的态势。

地方政府也适时引导、推动绣庄的发展。1998年前后,镇湖街道除了建设绣品街,还成立了刺绣协会,给绣娘创业提供指导和扶持,并组织绣娘们参加比赛评奖、申报技术职称。街道还注册了“镇湖刺绣”商标,并成立市场管理部门,维护刺绣市场的秩序。

近几年,镇湖街道继续加大对绣娘创业的服务和扶持:建立刺绣版权交易平台,为绣娘获取原创作品提供服务;成立自主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荐、创业指导等服务……在镇湖,四百绣庄的产业规模就这样逐渐成形。

80后绣娘周丽琴的绣庄并不大,推开一扇玻璃门,满墙满地的绣品层层叠叠。放下手中的绣活,周丽琴迎上来接待来客。问价格,这位文静的江南女子回答得直爽:“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关键看品质。”周丽琴算是绣品街上的后起之秀,入行才七八年时间,年销售额已有100多万元。

周丽琴老家在马山村,如今家里土地已流转给合作社,全家住在镇上的秀岸花园小区。孩子在镇上读小学,丈夫在镇上从事安保工作,父母帮着打理绣庄的生意。“日子还算过得去,比过去在城里工作生活轻松多了!”周丽琴说。

据一名街道干部介绍,四百绣庄,平均每家能吸纳一二十名绣娘就业,而这些绣娘多数已从农村搬到镇上居住生活,“这样既方便了工作,又能照顾家庭,还有多种渠道的收入。街道前几年启动的社区卫生中心、中心幼儿园和小学的升级与重建工程已经投用,我们要让绣娘既乐业又乐居。”

绣品街

从绣品街到绣馆街,两条街错位经营,相映生辉,奠定了镇湖“全国最大刺绣生产交易集散地”的行业地位

有人说,“一条绣品街,带活了苏绣产业”。镇湖刺绣,销售额占整个苏州刺绣的八成左右,绣品街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