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绣”出来的小镇
图①:绣品《栩栩如生》。
蒋坤良摄
图②:绣娘在绣庄刺绣。
吴秋怡摄
图③:绣品《香远益清》。
梁雪芳摄
图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闲指导姚惠芬(右)刺绣。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图⑤:苏绣小镇航拍。
资料图片
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互相融合……特色小镇建设是新生事物,地方探索,中央关注。
近些年,不少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成功经验,既有望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又有条件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也有一些特色小镇建设存在定位不准、特色不鲜明、产镇未融合等问题。2018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从正反两方面建立起规范纠偏机制、典型引路机制。
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这样的特色小镇如何培育?本报记者前往几个特色小镇深入调研,一探究竟。本期聚焦的是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的苏绣小镇。
从苏州城向西20余公里,碧波万顷的太湖之滨,有个叫镇湖的小镇。
“镇湖的女孩子,不会‘做生活’,长大了要嫁不出去的哇!”讲起妈妈40年前的这句话,邹英姿笑了。面前一组“江南印象”的绣品,杏花飘落,芳草连天,几个江南的小儿女行走其间……40年来,刺绣已成为邹英姿生命的一部分。
这里的人们习惯把刺绣称为“做生活”。“一架绣绷,十指春风”,这充满诗意的图景,是千百年来镇湖女儿们的日常。
两万多人的小镇,却有四百绣庄、八千绣娘,还有5000余人从事刺绣相关行业……2/3的人口从事刺绣、2/3的收入来自刺绣,小镇的生命,早已与刺绣密不可分。
近日,记者来到镇湖,探寻这个苏绣小镇的前世今生,感受绣娘们一针一线间平凡而又不平常的生活。
绣乡
镇湖刺绣一枝独秀的背后是“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八千绣娘为苏绣传承与创新增光添彩,“绣”出了一片新天地
邹英姿的家,在镇湖街道新桥村,她和母亲都是远近闻名的刺绣好手。
邹英姿的童年记忆,几乎都跟刺绣有关:入夜,昏黄的油灯下,妈妈在刺绣,她帮妈妈穿针;妈妈经常要到几公里外的绣品发放站,排长队领取绣活……
“过来绣花!”妈妈一声招呼,6岁的邹英姿开始拿起针,跟着妈妈学绣花花朵朵。“独坐纱窗刺绣迟”,静悄悄的小院里,从此有了邹英姿趴在绣架上的身影。
镇湖旧属的吴县,有着2000多年的刺绣史,“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繁盛时号称有十万绣娘。除了镇湖,周边的东渚、光福、木渎、望亭等乡镇,都是出名的刺绣之乡。
“那时候女孩子人人学刺绣,不仅是为了自家穿戴的需要,还能补贴家用,从绣品发放站领到绣活就能挣一笔收入。”邹英姿说,她小时候苏州刺绣总厂、吴县刺绣厂的许多产品,特别是被面、枕套等日用品,几乎都是通过绣品发放站,由散落在众多村庄的绣娘们分别完工。对于农村女子,刺绣,是实实在在的“做生活”。
绣乡,少不了一代代绣娘的传承。在镇湖,女孩学绣,主要得益于母教女、嫂教姑的家传,有的也跟着村上手艺好的阿姨、阿婆学绣。市桥村的薛金娣,六七岁就跟着妈妈学刺绣,15岁时已是村里绣花的一把好手。薛金娣对刺绣几乎是天生痴迷,看到好的绣品,两条腿就像被钉住了一样,非把那精妙之处琢磨透了不可,经常引得旁边人打趣,“金娣,要不要把铺盖搬过来?”
更有走出去拜师学艺的。1989年,22岁的姚惠芬决定进城拜师,“学点不一样的花样”。她和妹妹姚惠琴一起找到苏州刺绣研究所的牟志红拜师学艺。姐妹俩租下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斗室,光线暗淡,寒气逼人。天一亮,姐妹俩就起来刺绣,晚上拿到老师家里请求指导,抽空还到补习学校学习绘画等基础知识。3年静居斗室苦练绣功,姚惠芬在人物肖像和水墨写意刺绣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邹英姿在20岁时也决心外出求学,“在妈妈的翅膀下面,我很难实现突破。”乱针绣在人物肖像上所表现出的强烈质感,让渴求突破的邹英姿颇为神往,于是她找到苏州刺绣研究所的王祖识,重点学习乱针绣技艺,在苏州城开始了一段为期3年的求学生活。一幅《蒙娜丽莎》,邹英姿整整绣了一年,“作品中每个细部,包括光线变化、衣服的每个褶皱,我自信比别人都把握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