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互聯網時代美育新格局(美育)(2)
互聯網時代的美育比以往更具有自我教育特征,因而更加多樣化,個體的審美偏好比以往也得到更多確認和放大。發揮網絡生活特別是網絡文化的美育功能,應該尊重個性,鼓勵人們在恪守道德良知底線的基礎上勇於探索、發現和創造屬於自己的美,通過溝通、交流和對話得到情感陶冶和心靈淨化。人們在以更加廣泛和便捷的方式組織起來后,相同的人生趣味和美學品位也更容易成為人群的紐帶,當人以“美”而聚成為現實,新興的美育聚落在網絡空間星羅棋布,從而臻於“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之暢達。
不過,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空間裡美的標准有時會陷入模糊,惡搞經典、戲謔傳統、抹黑英雄、解構歷史、消解神聖、拒絕崇高,以及語言暴力、格調低俗、簡單復制、娛樂至死,片面追求消費快感和感官刺激等都對美育生態造成負面影響。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正視和解決,則有可能使人在消極審美體驗的長期積累下,以丑為美,趨丑避美。因此,互聯網時代美育同時要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培養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發揮互聯網在價值引導、人文關懷、審美啟迪等方面的正向作用,創造立德樹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清朗生態。
資源重組與沉浸式、場景化美育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表達了中國古賢的人生意趣,也描繪了古人向往的美育圖景。美育在中國歷史和文化語境中從來不是一技一藝的傳習,也不是理論概念的記誦,而是全身心的文化沉浸和場景感受,因而具有總體性特征。與之相應,中國美育資源也包羅萬象,皎皎明月、悠悠晴空、山巒溪流、市井勾欄,萬事萬物都撥動著人們的心緒。這是我國美育的特色和傳統,應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和弘揚,這就要求美育資源的重組。蔡元培在《美育實施的方法》中就提出過,美育要從家庭、學校、社會入手,社會美育又包括從美術館、劇院到博物館,從道路、建筑到公墓,真可謂方方面面,無所不包。時代在進步,今天我們必須把這份名單進一步延長,首要的顯然是互聯網。
互聯網帶來的變革也具有全方位和總體性特征,美育資源的重組也有多個層面。最基礎的是傳統美育資源的數字化,把詩歌、小說、歌曲、影像乃至文字、線條、色塊、唱腔、旋律、鏡頭等轉化為可在網絡空間存儲、再現和傳輸的形態,從而為互聯網美育所用。進一步則是將那些因網而生的新的文化能力、文化樣態和文化活動轉化為美育資源。比如,動漫、網游等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文藝形態已受到越來越多人重視,但其美育價值還遠未得到發掘。事實上,動漫、手游、網游以及各種新媒體藝術展等文化產品或活動,都給人以美的熏陶,並激發人對自然、歷史、文化和生活的思考,無不具有美育意義。應該說,類似資源並非隱藏在網絡世界深處不可捉摸,相反,它們完全體現在認識美、鑒賞美、創造美的網絡活動之中,只是由於這種活動與我們固有的美育經驗重疊較少,因而需要全新的眼光、思維和話語,方能加以認識、激活和運用。
值得強調的是,互聯網的沉浸性特征,特別是隨著5G技術取得實質進展,“在線”即“在場”趨於實現。美育資源重組不應滿足於新老資源同步“在線”,而應令其真正“在場”構筑場景式的美育空間。美育是情感的陶養。而美育實踐表明,相比於在一旁觀察,參與藝術創造的體驗更能讓人抵達美育真諦。可以說,在互聯網時代,真正具有時代精神的美育應該是一場全感官發動、全身心投入的沉浸式體驗。這不但要求網上網下美育資源全面整合,而且要求在中華美育精神指引下,結合當代中國人審美和人格完善內在需求,遵循美育規律,以無比豐富的美育資源為依托,構建扎根時代生活的美育大格局。
半個多世紀前,美學家宗白華說:“我們或許接觸到美的力量,肯定了她的存在,而她的無限的豐富內容卻是不斷地待我們去發現。千百年來的詩人藝術家已經發現了不少,保藏在他們的作品裡,千百年后的世界仍會有新的表現。每一個造出新節奏來的人,就是拓展了我們的感情並使它更為高明的人!”今天,憑借方興未艾的互聯網技術,我們更加自覺地為美的無限性和超越性而欣喜,孜孜不倦地探索美的力量,並用這種力量滋潤人格,拓展情感,提升品位,強健精神,努力在新時代裡做一個“造出新節奏”的人。
(作者單位: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
制圖:蔡華偉
圖為動畫電影《大魚海棠》海報。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12日 20 版)
(責編:關喜艷、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