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睡在上铺的兄弟,问你离我有多远(3)

2019-03-27 10:15栏目:新闻

“有人觉得这是在逼人作戏。”梁彩金更愿意从正面去理解“表演”这件事,“就像我们连长当年演习中带病指挥大家攻下了所有目标点,至今被当作教育官兵的案例。他那个时候不是在努力地‘演’好连长这个角色吗?”

“一旦成功通过测试,就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好的‘人设’。”

“人设”,即人物设定。这个在90后、00后中流行的词汇,翻译过来就是“形象”。

为了建立好的“人设”,毕业前,梁彩金曾经对着镜子练习自我介绍,每天晚点名后到操场加班练3000米跑,还列了满满一本子的“新排长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分配到部队,有备而来的他,如愿为自己建立起“接地气、体能好、执行力强”的“人设”。

梁彩金的“人设”之路一马平川时,连长却在谈心交流时自曝了一件糗事:他当年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单位,也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骄子”形象。可刚来没多久,他就因为在弹药库值班时携带手机被机关通报。

“如果是我,肯定觉得自己的优秀‘人设’崩塌了。”梁彩金说,当时的连长也一度产生过军旅生涯由此变得灰暗的恐惧,可是各级领导却在谈心中开导他,让他从阴影里走了出来。

“对于新排长来说,不必怕出糗:一则增强抗打击能力;二则及时反省自身不足;三则鞭策自己努力变得更加优秀!”梁彩金把连长的话记在本上,又在后面一笔一画地补充道:我不害怕“人设”崩塌,因为我能在废墟之中,建立一个更好的“人设”。

“情商也好,‘人设’也罢,是我们适应军营集体生活的一种努力。”徐瑞说,自己现在依托旅里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开了“排长画室”,教有兴趣的战士们画画,愿意与他交心的人也越来越多。

徐瑞的选择似乎成了一个门道:五营副营长王庆俊自学心理学,成了战士们的“知心大哥”;四营教导员陈云成将《运动营养学》的精要制成系列小卡片,变身全营“健身教练”……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武装冲突法》……”周四下午教育时间,修理二连指导员杜宜茂用10分钟给大家讲了一堂法学课,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谈起开课动机,他说源于一名战士在意见箱里的留言:

“拉练时大家精疲力尽,您永远是那一句‘大家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上级文电检查多,您只说‘这些都是暂时的,会过去的’;我们问您问题,您的回答和教科书上没两样。我们认可您的工作,可是没法认可您这个人。如果您调走了,也不会在我们心里留下多深的痕迹。”

杜宜茂那一晚辗转难眠:仔细想想,在指导员这个角色之外,自己和战士们之间又有多少心灵交流和情感维系呢?假如把官兵的军旅人生看作一个舞台,自己并不是一个无法取代的角色。

否定了一个又一个办法后,杜宜茂想到了自己的法学专业:现在大家法治意识越来越强,从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给战士们系统深入地讲讲法好不好呢?既可丰富教育内容,又能和大家有更多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未成想一尝试,他就受到了热捧,被好多战士追着让帮自己解疑释惑。

拿着杜宜茂自己编印的《常用军事法》小册子,上等兵王文豪直言:大家私下里都称指导员是“法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