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上铺的兄弟,问你离我有多远(2)
“谈心交心活动,应利用各种时机经常谈、随机谈,避免只关注‘个别人’,杜绝‘才发现’和‘才知道’。谈话要规避‘套路’,主动掏‘心窝子’……”
我没那么简单,也是个复杂的事物
排长徐瑞刚到旅里时,适逢老兵退伍,有一件事让他很疑惑——
一名优秀的上等兵,起初表示愿意留队,可就是在一夜之间,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第二天说什么也不愿意留队了。营连主官问遍了那天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表示没什么异常情况;询问他的家人,也都没发现有什么端倪。苦口婆心地劝了很久,可他最终还是脱下了军装。
一天晚上,徐瑞向一起站岗的老班长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好好干,不意味着想留。因为他自己也说不准,也许只是想把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老班长兵龄12年,没有更多地分析别人,只是向徐瑞袒露了自己的心境。
老班长的话像一道闪电,将徐瑞心中疑团照得雪亮:每个战士都不是纸片人,而是多面体,前后矛盾也许并不意味着“伪装”或“表演”,因为他们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徐瑞画得一手好素描。一次连里负责板报的下士看直了眼,忍不住说:“排长,你要来我们板报组就好了!”
说什么就来什么。不久,适逢国庆节要出板报,指导员一声令下:让徐瑞负责板报组工作。
这可是到连队后的第一次“露脸”。徐瑞从版式到内容都做了精心设计,不料最后的写字环节却出了岔子。负责写字的人正是那名下士。
“班长,这字咋写成这样了……”徐瑞憋着一肚子火。他看过下士的字,工整漂亮,绝不是眼前歪七扭八的样子。下士没精打采地撂下一句:“现在就是写不好了。”
这与那天邀请徐瑞“加盟”时他的热情相比,可谓两重天。怎么就换了一张脸呢?徐瑞猜想:此前的板报一直由下士负责,现在他“越俎代庖”,下士这是在给他“下马威”呢?
“这个累活有啥好争的呢?”被战友“点”了一番,徐瑞恍然大悟:难怪要“邀”我进组,原来他早就不想负责了。这个下士,心眼儿咋这么多呢?
相处了几个月,他和下士把话聊开,让徐瑞始料未及的是,原因就简单两个字:手机。
以往办板报,下士作为负责人,可以临时申请手机查资料,顺便和家人聊聊天。可是徐瑞一来,下士没了这份方便……
徐瑞若有所思,又开玩笑似的说起“下马威论”和“解套论”,下士听着笑了,却又回了他一句:要这么一分析,当时心里好像还真有过这么个影子。
“知兵画像不能‘以我为主’,因为我们的理解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而正确答案也往往并非唯一。”徐瑞的故事,让许多带兵人有了新的启示:切忌“早下结论”,要做到包容,尤其要包容我们还没有理解的和还没有意识到的那一部分。
“过去我们说一个班长以身作则、埋头苦干就是好的带头人,现在如果没有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素质、勇敢的担当相匹配,就很难说是好。”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孙卓立在“责任心·荣誉心·上进心”专题教育中的一堂课,让台下的“神炮”班长詹晓聪听得直点头。詹晓聪因工作踏实、训练过硬颇受大家认可,心中一直为此得意。可是几年过去了,面对很多新情况,这位班长常常感慨:“带兵‘千斤担’,拿1000个‘神炮班长’的名头也不能飘。心里装不下人,脚下就走不出大道。”
在你的军旅舞台上,我想成为更重要的角色
“假如你女朋友问:‘我刚才下楼买药你猜我看见了谁?’你该怎么回答?”
排长梁彩金给出了正确答案——“你怎么要买药呢?是不是生病了,我立刻去看你。”
答对问题才算贴心伴侣,这样的情商问答模式,在网上流行,被称为“求生欲测试”。梁彩金认为,类似的情景在部队的集体生活里同样存在。以新排长为例,且不论机关检查、上级点名,单说第一次值班、第一次带队出公差、第一次跑3000米,都面临官兵的审视,这不是“求生欲测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