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品读
体大思精笔力千钧――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品读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首次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上,设置了一尊国家公祭鼎,习近平总书记和一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一名遗属少先队员共同为该鼎揭幕,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其功能之一,是作为祭祀礼器。《礼记・祭统》中说:“鼎有铭”,用以“显扬先祖”、“明示后世”。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以安徽寿县出土的东周时期楚大鼎为原型铸制。鼎铭正文为韵语,以魏碑体镌刻于正面。古朴庄严的礼器,古雅厚重的铭文,浑然一体。铭文全篇40句、160字,意蕴严正精深,发人深省。
开头8句为第一层,从古代文明之发达写到近代国势之衰落,既点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又不失民族自信。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铭文起笔高远宏阔,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落墨。“泱泱”与“赫赫”对举,状华夏幅员之辽阔、文明之辉煌。铭文以一个“仁”字标举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可谓提纲挈领。孔子说“仁者爱人”,将“仁”定义为人与人相互亲睦,这在后世沿为中华民族的伦理原则和志士仁人的行为准则。大化运作,天道周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爱好和平,这些思想已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紧接着,笔锋一转,“洎及近代,积弱积贫。”“洎”,是“到”的意思。延及近代,中国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积贫积弱的境地。与此相应,“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九原,即九州大地。“板荡”,典出《诗经・大雅》《板》《荡》两篇,写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后人因以“板荡”一词形容天下大乱。中华民族持续经历内部动荡,屡屡遭受外族入侵,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百载”,为鸦片战争后近百年;“陆沉”,则指国土沦丧、陷于敌手,如秋瑾《感怀》诗所云:“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此以空间之大和时间之久,写灾难之深重。
次12句为第二层,叙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寄托对于死难者的深切同情。
日寇大举入侵,是近代中国沉沦的极点。“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历数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一个“毁”字,极言侵略破坏之深重。十朝古都成了人间地狱,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摧毁,大量财物遭到洗劫。铭文点明30万同胞惨遭杀戮,以惊人的数据突显侵略者之野蛮与残暴。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让日月悲悯,光华惨淡。“寰宇”二字,突出南京大屠杀在国际上激起的强烈反响,人们普遍谴责日寇的暴行,对我死难同胞寄予深切同情。“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此4句抒写极度的悲愤。“旷世”二字,从全人类历史的宽广视野来落墨,强烈鞭挞侵略者的暴虐。30万同胞无辜被害,可爱的祖国遭逢劫难,这既是表达满腔的愤怒和谴责,也是揭示深刻的历史教训。国家多难,民众必然处于任人宰割的惨境。
又次12句为第三层,写我全民族奋起抗战,国家如凤凰涅�,浴火重生。
“哀兵奋起,金戈�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哀兵”一词,极言中国军民由满腔悲愤激发出来的高昂斗志。挥金戈兮止白日,击鼍鼓兮轰雷霆,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全民抗战的高潮。“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这段话,可以说为我们领会“兄弟同心,共御外侮”8个字,提供了最为明晰的答案。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在异常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众多的英雄儿女不畏强暴、以身殉国,他们的浩然正气,长存于天地之间。“干云”,意为高入云霄,这是对烈士精神的尽情颂扬。“尽扫狼烟,重振乾坤。”经过长达8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乾坤”,意为天地,此即指国家;“重振乾坤”,强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面貌,与前文“九原板荡,百载陆沉”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