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支健康,生命哪有来日方长?(2)
4.人民警察。公安部一项调查显示,治安警察每日平均工作12小时,很多民警最大心愿是想“睡觉”。无论大神探还是小片警,都是工作忙、压力大,甚至只能靠抽烟提神醒脑。
5.一线工人。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十大健康透支行业名单”中,制造业高居榜首。枯燥压抑的工作环境、重复呆板的机械化动作、经济压力等,使之成为健康的高危岗位。
6.大学生。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饮食和运动方面现状堪忧,一半以上大学生没达到推荐的每日运动量,平时习惯熬夜上网、游戏,应付各种考试。
7.演艺明星。有调查显示,人前光环的背后,约1/3的明星都在喊累。很多演艺人士要靠药物才能保证睡眠,纷纷感叹“每天都在工作”。
8.力量型运动员。有研究称,在美国,每3天就有一名年轻运动员死于潜伏的心脏病。“更快、更高、更强”,超负荷的运动导致心肌缺血。
9.白领。现在很多白领,特别是一些年轻人,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发生猝死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熬夜、久坐、抽烟、精神高度紧张、过度焦虑、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这一系列因素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更是诱发猝死的重要因素。
女性猝死者仅37%有冠心病病史,抑郁焦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是诱因
猝死有没有性别之分呢?张建伟介绍,据相关资料显示,女性猝死发生率是男性的30%,女性猝死的发生比男性晚10~20 年。冠心病被认为是引起猝死的最主要疾病,但女性猝死患者中有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及左心功能不全的比例都比男性低,女性猝死患者中只有37%有冠心病病史,而在男性猝死患者中冠心病的比例是56%。
与女性猝死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运动、饮酒、抑郁或焦虑情绪、脂肪酸的种类、饮食及血清镁的含量以及肥胖。既往认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是导致猝死的主要疾病,但除此以外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也和猝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张建伟建议,女性是家庭的核心,关注女性健康,将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平。目前需要更多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来探索女性猝死的危险分层方法,从而更好地预防女性高危人群中猝死的发生。
猝死有5大诱发因素,防范需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田建伟认为,猝死一般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促进,而内在疾病因素是猝死发生的根本因素,这些疾病常常潜伏进行,并不影响人们从事日常的工作、学习、劳动和社交等活动,因此常常被忽视。
田建伟提醒,能够引起猝死发生的常见疾病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如肾上腺机能不全、宫外孕、羊水栓塞、胸腺淋巴体质等。
但猝死还有一些公认的诱因,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努力去避免这些因素至关重要。
诱因1.过度劳累和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和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生物钟紊乱,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是引起猝死的关键诱因。
诱因 2.高度紧张。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竞争压力增大,经常感到压抑、紧张、焦虑等,也会大大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管疾病的发生率。
诱因3.吸烟酗酒。吸烟和饮酒也是诱发猝死的一个原因,特别是大量喝酒,酒精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引起心脑血管的问题。而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女性来说,无论吸再少的烟,还是会增加其致命性心脏事件的风险。
诱因4.肥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管男女,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猝死概率比正常人高得多。肥胖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率高,如果在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长,例如说超过2分钟,就很可能会在睡眠中因缺氧而猝死。
诱因5.剧烈运动。诸如马拉松比赛、足球比赛、爬山、重体力劳动等剧烈运动,也容易诱发有潜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发生猝死。
倡导劳逸结合的健康生活,让生命来日方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进刚在一个健康教育演讲中提到,近两年医生猝死事件在增多,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谈到,2017年,中国有一半医生每周工作在60个小时,他自己在12年前做住院医生时,每周工作至少72小时。正是这样高压力、高负荷的长期积累,在一点点透支着人体的健康。他将病人比喻为冲到沙滩上的鱼,医生是捡起鱼扔回大海的渔夫,那么冲上来的鱼越多,渔夫就越辛苦。心血管医生有责任告诉大家,只有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避免让更多的鱼冲到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