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李勇:托管制度是大资管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2019-06-24 08:44栏目:健康
TAG:

  “国内大资管市场的繁荣发展需要‘铺路架桥’的基础工程,托管制度是大资管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可以发挥稳定市场、监控风险和机构联动的作用,让大资管市场运作更为规范有效。”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李勇日前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1998年2月24日获批成为中国内地首家托管银行,同年3月托管首批公募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以来,中国工商银行与公募基金行业相伴20余载。在中国基金报推出的第一届中国公募基金英华奖评选中,中国工商银行荣获“2018年度最佳基金托管银行”称号。

  5年3倍

  工行托管业务崛起之路

  作为连续20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也是目前国内资产托管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的银行工商银行在资产托管业务方面成绩斐然。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工商银行托管各类资产规模净值达到16.3万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4年末只有5万亿出头,这也意味着,在过去的5年,工行托管规模出现接近3倍的迅猛增长。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李勇也揭示了这一快速增长势头背后的密码。

  5年3倍

  托管业务跨越式发展

  2014年6月,李勇履新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基于对大资管市场快速增长的准确预判,当年就提出实施“托管业务全行办”战略,在工商银行分行层面,通过增设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托管分部、扩大分行业务权限、激励调动分行积极性、强化分行人员专业性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工商银行托管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谈及当时实施“托管业务全行办”战略的初衷,李勇表示,一是2015年国内大资管市场快速扩张,各地资管机构都产生托管服务需求,尤其是保险机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在全国各地均有设立,仅靠托管银行总部无法满足全国客户的要求,“托管业务全行办”战略契合大资管市场快速扩张趋势,实现了托管业务分布和金融资源分布的匹配,也提升了各地分行的积极性;二是国有大行的基本体制是分行制,人、财、物等资源集中在分行层面,“托管业务全行办”就是发挥国有大行分行制优势,让托管业务拥有更多、更强发力点,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战略实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截至2015年年底,在工商银行提出并实施“托管业务全行办”一年后,工商银行托管规模就从原来的5.8万亿升到11.5万亿,实现了翻倍增长。

  目前,工商银行共在23家境内分行设立托管分部,托管从业人员从2014年的400名增至近800人;通过实施集中培训、视频培训、实地指导、以工代训等手段,实施托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业务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规程等托管业务标准流程,并且每两年开展一次制度梳理整合,有效提升了托管服务能力。

  坚守合规底线

  保持托管业务零风险

  虽然托管规模高速增长,但工商银行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2015年网贷公司、小贷机构、私募基金开始野蛮生长,工商银行却对这类新增业务“踩刹车”,对有潜在风险的托管业务紧急叫停。

  “因为停办了一些有潜在风险的业务,当年托管条线减少了34亿元的收入。”在大资管“繁荣”发展的阶段没有顺势扩张,让初任资产托管部总经理的李勇“压力山大”。

  针对网贷公司、小贷机构以及部分小型私募机构的托管业务,李勇认为,这类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交易结构复杂,托管人只参与中间一环,无法对业务的其他环节实施有效监管,无法承担第三方独立监督作用,只有放弃这类业务。

  另外,为了规避托管业务风险,工商银行对高风险及创新托管业务实行集体审议机制,由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委员会逐笔审批存在潜在风险的业务。近年来,工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风险委员会召开68次会议,逐笔审批270余笔托管业务,在市场风险高发期,始终保持托管业务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