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推动角膜捐献,让更多患者复明(健康焦点)(2)

2019-04-12 09:38栏目:健康

  于津是北京同仁医院的一名角膜劝捐员。她说,年龄在2岁以上80岁以下,眼部没有做过手术,没有传染病,在医院去世,就能捐献角膜。但是,动员别人捐献角膜,总是很难张口。于津起初特别紧张,不知说什么好,生怕说错话,让人反感,也不能挨个找病人。她联系了一家老年医院,在病房走廊放了宣传资料,留下手机号,希望有人能主动联系她。可是,很多人即便患癌症多年,生命要走到尽头,也没考虑过角膜捐献。

  劝人捐献角膜,尴尬不只是难开口,主要是传统观念很难改变。一位老人去世后,他儿子打来电话捐献角膜。于津带着团队取角膜时,老人的儿子突然决定不捐了。原来,捐献角膜需要连同眼球一并摘取,这样方便角膜的保存,单取角膜容易污染,无法移植成活。捐角膜变成摘眼球,因为理解上的差异,逝者家属改变了主意。于津说,如果单取角膜,玻璃体、晶体等都会漏出来,单捐角膜可能会影响遗容。事实上,如果允许采集,工作人员会用仪器撑开逝者眼皮,用消毒后的剪刀把眼球周围的组织剪断。随后,植入填充物,戴上假眼片,再合上眼,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体现对逝者的尊重。

  患者在等,劝捐员在找,志愿者在何处?北京同仁医院眼库登记的志愿者目前有4万多人,90%以上是年轻人。潘志强分析,年轻志愿者是一个值得期待但可能存在变化的人群,远水解不了近渴。

  潘志强介绍,有些国家实施强制死亡通报制度,使器官捐献数量大大增加。所有志愿捐献器官的死亡病例,都要交给器官获取组织或者指定的第三方组织(如眼库),及时评估器官、眼睛和组织捐献的可能性。在潘志强看来,推行这项制度,只要有10%的志愿者捐献,就能满足角膜移植的需求。

  角膜捐献需要“搭车”

  亟待改变眼库角膜捐献“小作坊”模式,建立全国性角膜捐献体系,引导志愿者同时捐献器官和角膜

  一位山东患者双眼被烧伤,被一家人陪着在同仁医院做了角膜移植手术。半年后,患者重见光明,独自一个人来找潘志强复诊,生活能完全自理。

  从技术角度来说,眼角膜移植手术并不复杂,手术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潘志强从事角膜移植多年,曾经去东南沿海某省一所盲校做筛查。很多失明者尽管错过最佳治疗年龄,仍有10%的人通过角膜移植复明。

  尽管角膜属于人体组织,不属于器官,但和器官捐献面临同样的困境。自2015年1月1日起,公民去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渠道。角膜捐献,能否搭上全国器官捐献系统的车?

  目前,器官捐献体系与角膜捐献尚未对接,角膜和器官还无法并网捐献。潘志强认为,国内的眼库运作远远滞后于器官捐献系统,仍在“单兵作战”。各大医院只能自发地建库找“膜”,孤军作战,势单力薄。国内多家医院的眼库几乎都是“有库而没有眼角膜”的“空库”。他说,我国亟待改变眼库角膜捐献“小作坊”模式,建立全国性角膜捐献体系,引导志愿者同时捐献器官和角膜。

  说到眼角膜捐献的困境,潘志强一连用了三个“缺乏”:缺乏标准操作范例,缺乏规范的培训和认证机制,缺乏全国及地区的管理规范或操作细则指南。当前,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是角膜分配问题,即如何保障每一个角膜都能用在最理想的移植者身上。但是,哪些人具有优先获得权?角膜如何分配才能最公平?这些都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从世界各国看,解决角膜供体来源不足主要依靠立法。有的国家立法规定,因交通意外死亡或在公立医院死亡的人,如果没有家属明确反对,其角膜一律捐献。

  “角膜捐献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推进立法。”潘志强说。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2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