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北海岸线上一抹红 见证辽河口湿地的沧海桑田
红海滩四月初为嫩红,渐次转深,十月由红变紫。 盘锦市委宣传部供图 盘锦境内,海岸线绵延107公里,因其纬度最高,故为中国最北海岸线。
辽河携卷泥沙从此入海,潮起潮落,咸水、淡水往复冲撞……古老的潮间带造就了令人感叹的天下奇观,翅碱蓬和芦苇荡交错生长,从夏季至金秋,“宝泥滩”上是一片片亮眼的红色。
“红滩绿苇”养育一方百姓,孕育出特有的湿地文化,从追逐潮汐而来的渔民,再到在滩涂种植水稻的工农,以及曾经商贾重镇遗留的诸多老字号,渔雁文化、稻作文化、商埠文化在此交融。
随着泥沙沉积,这段海岸线不断向大海推进,沧海桑田中,盘锦红海滩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辽河口湿地文化的标志、象征。
“红滩绿苇” 养育一方百姓
目前,世界有100多种碱蓬草,盘锦红海滩生长的是独特的翅碱蓬,它的两片叶子对长,像一双小鸟的翅膀,颜色是赤红色,也与“翅”谐音。
在涨潮落潮交汇的滩涂湿地上,翅碱蓬和芦苇荡交错生长。红海滩四月初为嫩红,渐次转深,十月由红变紫,最佳观赏时间为五月至十月。
作为辽宁的风景名胜,2013年,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兴建之初,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公厕不够用,游客动线简单。现如今,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设有十余个景点由一条沿海公路串连而成,朝海面碱蓬铺岸,滩涂霞染。
依托红海滩景区,当地形成了产业集群,47岁刘艳华是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的一名保洁员,在景区工作已经近7年,是距离红海滩景区最近的赵圈河镇原住民,她的丈夫也在景区做保洁,姐姐开农家院,一家人的生计都来自于这片“红滩绿苇”。景区员工90%是当地居民,每年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从业人员将近3万人。
为了将红海滩打造成盘锦对外的名片,景区在管理上,景区所有商业行为进行统购统销,所有价格都是明码标价,而且是平价销售。
深挖辽河口文化 红海滩找到唯一性
中国最北海岸线是国家性地标,辽河口是世界性地标。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就位于此线之上。“依托独一无二的地理坐标,深入挖掘辽河口文化,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找到了唯一性,增加了可辨识度,迎来了新契机。”辽河口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洪琦说。
河水的冲击,带来了大量泥沙,其中夹杂着各种养份以及有机籽等,沿海渔民称其为“白浆水”、“宝泥滩”。特有的自然环境,致使辽河口湿地渔业资源丰富,“我小的时候,在二界沟一代,渔民出海捕上来的渔货,经过人工炸熟,运之场子进行晾晒,对虾随手可捡。”已经花甲之年的杨洪琦回忆说。
清末,当地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吸引了山东、河北等地的居民来到盘锦,杨洪琦介绍,有的是乘家眷船从渤海的莱州湾和渤海湾延海岸线来到了辽东湾的辽河入海口,有的是从陆路徒步,沿海岸线,途径山海关到达这里的。在徒步行走过程中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到达辽河口时近万人。“他们在过完元宵节后出发,到中秋节之后陆续返回故乡。”
春去秋来,渔民们如同候鸟一般,奔波在海岸线上,这就是随红滩绿苇而形成的渔雁文化,为了研究辽河口文化,多年来,杨洪琦走访于寻常百姓家中,他发现时至今日,在二界沟、荣兴地区还存在着渔雁文化的痕迹。
“首先是有些人的口音在二界沟还仍然保留着纯正的河北省乐亭口音,就是平时扭的秧歌也跟东北地区有所区别,盘锦人将这种秧歌称为‘老呔’秧歌。还有就是一些民宅,还保留着河北式的囤顶房。”杨洪琦说。
稻作文化兴起 多民族融合
时间流逝,辽河带来的泥沙持久沉积,也使得这段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曾经的大海逐渐变为滩涂,滩涂逐渐抬高,久而久之变为陆地,杨洪琦说,在这里待久了,就能切身地感受到沧海桑田的每时每刻。
滩涂形成的陆地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生活起居场所,一部分曾经往返于故乡于盘锦之间的渔民开始在此定居,“盘锦当地很多地名都是用岗子、台子、坨子等,这都与滩涂增高变为陆地有关。”
同一时期,大批境外侨民涌入,水稻种植技术随之来到盘锦,稻作文化由此兴起,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盘锦大米享誉全国。
杨洪琦介绍,起初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的耕种,种植农户利用潮汐落差,通过河堤上的挡板,引水种植水稻,直到1928年,兴建水利设施,利用泵站提水,出现了规模化种植。
到上世纪60年代,成立盘锦垦区,灌溉水网不断延伸,大面积沼泽变成了粮田,北国鱼米之乡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