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6)
朝阳刘炮手沟县级自然保护区
1.建立时间: 1983年9月经朝阳县政府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9月经朝阳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级森林资源重点保护区。
2.地理位置:位于朝阳市朝阳县东大道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3′5″——119°59′20″,北纬41°28′45″——41°33′30″。
3.占地面积:控制面积7940公顷,有林面积5186公顷。
4.环境状况: 保护区处于辽西丘陵贫水区,年降水量为487.7毫米左右,植被属华北植物区系向蒙古植物区系过渡类型,植被覆盖率为65.3%。水质符合国家一类标准,空气符合国家一级标准。保护区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源。
5.资源状况:(1)植物资源,有经济林1440公顷、针叶林576公顷、乔灌天然林3168公顷,以山杨、黑桦、水曲柳、椴木、蒙古柞为主。(2)动物资源,有狼、狍、黄羊、山羊、山鸡、野兔等,还有多种鸟类。
6.类别类型:野生生物类野生植物类型。
7.保护对象:以封山育林为主而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及珍贵树种。
8.综合价值: (1)科研价值,为研究在干旱地区如何恢复植被提供了宝贵经验(曾受国务院表彰)。(2)经济价值,年收山杏10万公斤、红蘑1.5万公斤、树籽1万公斤、药材1万公斤、柴200万公斤、条材5万公斤,年人均林业收520元,占人均收入的40%。(3)环境价值,防止生物物种灭绝,扼制水土流失,改善气候和生态环境。
9.管理状况:由东大道乡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管理。
10.主要问题:管理人员不足,资金投入不够。
昌图付家林场樟子松母树林县级自然保护区
1.建立时间: 1981年经昌图县政府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
2.地理位置:位于昌图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4°30",北纬43°31"。
3.占地面积:640公顷。
4.环境状况:土壤类型为风沙土,年降水量为450-600毫米。
5.资源状况:植物资源主要有樟子松,现已建成省内重要的樟子松种子基地。
6.类别类型:野生生物类野生植物类型。
7.保护对象:樟子松母树林及林内各种动植物。 8.综合价值:保护了樟子松并已建成为省内重要的樟子松种子基地,为新疆、甘肃、黑龙江、吉林等地培育了大量的樟子松良种,为昌图县西部的沙梁改造提供了优良樟子松资源,对昌图县的防风固沙做出了重大贡献。
9.管理状况:保护区建立后,付家林场党委成立了领导指挥部,每年投资25万元用于管护、经营、规划和科学改进;贯彻了国家有关法律,发布了保护区及樟子松母树林管理通告;将保护区分为生产、育种、测定三个群体,搞了良种示范林、收集圃和子代测定林;处于自主经营、自收自支管理状态。
10.主要问题:由于资金不足,致使一些设施年久失修急待改进,影响了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
昌图肖家沟水源涵养林县级自然保护区
1.建立时间: 1981年经昌图县政府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
2.地理位置:位于昌图县泉头镇境内。
3.占地面积:507公顷。
4.环境状况:保护区处于两条南北走向山脉中间凹形谷地,谷顶泉水涌出成为沙河的源头。
5.资源状况: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有落叶栎林、落叶小叶林、落叶羽叶林、浇叶灌丛及沼泽植物,其中包括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树种;动物资源包括一些水生、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6.类别类型:自然生态系统类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7.保护对象:兴安岭植物区系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
8.综合价值: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存了一些药用植物和珍稀植物。
9.管理状况:由昌图县泉头林场管理,采取自主经营、自收自支的经营模式,编写了《昌图县红山、红顶山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地综合调查报告》、《昌图县肖家沟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10.主要问题:资金不足,滥砍滥伐严重。
昌图红山水库县级饮用水源保护区
1.建立时间: 1993年经昌图县政府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
2.地理位置:位于昌图县泉头镇红山堡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4°07′01″—124°08′40″,北纬42°52′16″—42°53′22″。
3.占地面积:10500公顷。
4.环境状况:红山水库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第四纪地层覆盖地面,入库河流为红山河(发源于泉头镇护林村山岔,流经护林村等9个自然村落),坝堤以上长24公里。
5.资源状况:水资源和水源涵养林。
6.类别类型:人工水利枢纽工程。
7.保护对象:昌图镇城市居民饮用水源和水源涵养林。
8.综合价值: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昌图镇提供居民生活饮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