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11)
4.环境状况:水库库区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二类标准,上游主要河流浑河为三类标准,苏子河、社河为二类标准。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水库底质重金属超标。
5.资源状况:水库上游及周边地区森林覆盖及植被状况良好,大多为乔、灌木类。水库内的鱼类大多为鲤鱼、鳙鱼、鲫鱼、 鲢鱼、草鱼等,还有一些杂鱼和浮游生物。近几年,库区内有大量的灰鹭、苍鹭等候鸟出现。多年平均来水量15.7亿立方米,流域平均降雨量812毫米。
6.类别类型:大二型人工砌筑水利枢纽工程。
7.保护对象:饮用水源。
8.综合价值:(1)科研价值,对研究距离城市较远的大型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防洪兴利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污染情况、达标情况有一定的价值。(2)经济价值,为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沈抚两市提供了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饮用水源,对促进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重要作用。(3)环境价值,对调节水库周边地区的小气候起一定的作用。
9.管理状况:1974年建立了水质监测站(现有职工11人、监测船一艘),每年向环保、水利部门提供大量的水质监测资料。1990年成立了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管理委员会(现无人负责)和水源保护监察大队(现有职工6人、摩托车一辆)。
10.主要问题: (1)存在水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2)污染源有增加的趋势。
海城九龙川省级自然保护区
1. 建立时间: 1985年9月经海城县政府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地理位置:鞍山海城市接文镇境内,距海城市区5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3°7′,北纬40°40′。
3.占地面积:总面积3400公顷,其中核心区600公顷、缓冲区1000 公顷、实验区1800 公顷。
4.环境状况:空气符合国家一级标准,水质符合地面水一类水质标准,土壤大多为棕壤,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 5.资源状况:(1)植物资源,1100余种,其中包括人参、天女木兰等13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植物。 (2)动物资源,200余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物30多种。
6.类别类型:自然生态系统类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7.保护对象:海城河源头华北、长白植物区系交汇地带的油松栎林和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8.综合价值:(1) 科研价值,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动植物标本库,同时也是比较完整的基因库,对研究动植物分类、品种选育、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等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2) 经济价值,利用保护区优越的环境条件,进行林蛙半人工养殖,既可促进森林生长、维持生态平衡,又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适度发展经济林,既可绿化又可发展经济;可综合利用保护区内软枣猕猴桃和狗枣猕猴桃、天然矿泉水、山野菜、药用植物等自然资源。 (3)环境价值,保护天然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9.管理状况:保护区建立15年来,累计投入了300余万元,进行了办公用房、电缆、修路、通讯等一些基本建设。现委托接文镇三家堡村委会管理。
10.主要问题: (1)尽快组建起管理机构,抓紧开展各项管理工作。(2)经费缺乏。
辽宁海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建立时间: 1986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2.地理位置:阜新市阜新县大板镇。
3.占地面积:总面积3150公顷。
4.环境状况: 保护区处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区内,年降雨量远远小于蒸发量,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
5.资源状况:(1)植物资源,87科634种。 (2)动物资源,53科162种。
6.类别类型:自然生态系统类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7.保护对象:油松栎类混交的顶极群落及野生动物。
8.综合价值:(1)科研价值, 保护区的建立有效保护了辽西丘陵地区有限的油松栎类混交林顶极植物群落、野生动物和闾山北侧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探索辽西地区森林生态的发生、发展和自然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内现存的乐藏名胜和260尊摩崖佛像,为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2)经济价值,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前提下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3)环境价值,保护了辽西北地区珍贵的油松栎类混交林顶极植物群落、野生动物和闾山北侧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9.管理状况:挂靠在大板林场。
10.主要问题: (1)没有独立的保护区管理机构。(2)经费紧张。
辽宁青沟省级自然保护区
1.建立时间: 1986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2.地理位置:阜新市彰武县西北部。
3.占地面积:总面积2896公顷,其中人工林占97%。
4.环境状况:保护区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内,年降雨量小,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长年严重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