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壳”的朗诗果断“脱壳”长租公寓, “涉租”的房企们还好吗?(2)
如今朗诗寓的现状倒逼朗诗“亏本”也要站在剥离长租公寓业务的前列,无疑揭开了房企“涉租”的一个无法再掩耳盗铃的难题——入不敷出。
上述长租公寓企业人士告诉记者,长租公寓行业的基本利润率非常低,普遍在2%左右,一线城市平均也只能做到1.7%左右,做得比较好的也就是3%~4%。而长租公寓的前期投入太大,物业的净收益覆盖不了融资成本,绝大多数资金成本不会低于5%,亏损已经是一个行业现象。
“做得越大,亏得越多,一栋楼可能亏1000万元,对于利润率影响很大。”
上述人士直言,目前房企虽然亏本也做,因为要快速规模化去占领更多市场。既然做了这个决定,就要忍受阵痛期,在收益实现前只能靠贴息活着。
“做长租公寓需要规模支撑,那么预备大量的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就是必须。想抢占市场份额,那么盈利就不是首要的,甚至意味着可以亏损。所以某种意义上,如何做长租公寓,首先取决于最高层执行者的决心。毕竟高质量的增长永远是个口号。”
而对于操盘者,运营管理能力和渠道拓展,则是考验能否做好长租公寓的重要标尺。
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为企业拓展市场空间,这些直接决定了该业务能否成规模发展。
“这一方面回归到人,则是考验心态和自我认知——如果把事情当作自己的业务,每一分钱都关注,才可能避免KPI导向的经理人心态,造成的盲目投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当然,每家公司的经营逻辑不一样,重资产永远不可能让运营公司去背的。
所以,老板如果看中未来物业的一线增值收益,那在持有阶段就要贴息;如果老板看中的是绝对的租金回报,那就不应该深耕一线城市,而是去二三线城市遍地开花,因为二三线城市经营可能覆盖利息,虽然其物业未来增值的空间相对较小。
细分领域已成红海 中小房企不适合规模化玩长租公寓
忍痛等待、亏本扩容,皆因长租公寓的未来,实在太诱人。
长租公寓是目前少有的、明确有政策支持的领域,红利也相对集中,在不少房企看来未来三五年就能迎来机会。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告诉“镁刻地产”记者,长租公寓的后市还取决于政策,比如后期的资产证券化,如果放开,对行业肯定有促进作用。
“基于这一客观情况,大企业去做长租公寓,本身就该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小企业做长租公寓意义不太大。”
上述长租公寓企业负责人也表示,长租公寓目前在政策上已经过了风口期,白领公寓更已经是红海了。小型房企不适合规模化玩长租公寓,应该制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大企业可以做到1万套。毕竟,在融资能力、组织能力和维护各方关系上,创业型企业不可能比得上房企,哪怕再小的开发商,也比常规意义上拿融资的创业房企要做得好。”
他也分析表示,长租领域会越来越规范,未来伴随限制放宽,一线城市住宅租金的定价权可能都在长租公寓手里,野心勃勃的房企怎能不抢夺?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是,能够容房企争夺的地盘不多了。
克而瑞研究指出,对房企来说,多元化布局确实是增加“厚度”,应对行业变局的一种可选之策。进入新的赛道,市场竞争格局或将重塑,这也是很多企业实现弯道超速的好时机。
这个阶段,对于房企来说,重新梳理业务,找到自身强项或侧重点,打造核心比较优势,或许是一条可见成效的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