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为何能成为“新时尚”?(3)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将在全国建成一批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重点品种回收率较高的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大中城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这有利于推动垃圾分类的效率,提升循环经济的社会价值。
技术创新、公众意识培育等一系列变化,推动了垃圾分类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探索迈向了推广,让垃圾“有家可回”成为再利用的资源。垃圾分类倒逼人们在产生垃圾时有所顾虑,第一步是要分类处理,更重要的是后一步,推动城市垃圾减缓增加或不再增加。
织起举措保障网 让垃圾分类展现社会文明
垃圾分类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如何助力这场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行动,在神州大地上推得动、行得远?
循序渐进、试点推广。早先,通过在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由点到面、逐步启动,初步积累了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再将目光回到上海。这里并非首个为垃圾分类专门立法的城市,但这部地方性、经大数据调查分析的条例,所激发出的上海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参与热情,超越了大家最初的预期。
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老百姓的观念在讨论中悄悄转变,在行动中凝聚共识。垃圾分类的制度体系也在紧锣密鼓谋划,与老百姓的需求紧密结合。
2019年6月,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中,就有一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部1995年出台的法律,近几年来历经频繁修订,突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此次修订法律,拟将现行法律中“生活垃圾污染”一节扩充为专章,并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党和国家围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打出的“组合拳”持续发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于2017年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计划在2020年底前,在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及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中先行实施强制分类,并达成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目标。
龙头牵引、四轮驱动,绿色家园建设的马车吱呀起步、隆隆向前。地方垃圾分类制度制定、出台、验收按下快进键。厦门、西宁、广州、重庆、太原、邯郸、长沙、黄山……数十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见诸报端;更多城市立法规划正在火热推进。
没有可全然照搬的路径,需要“一城一策”探索创新。近年来,北京在前端垃圾投放上探索出的人工引导、智能投放、积分奖励、上门回收等模式,有望以法律形式“固定”并推广。《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上升为法律条文,并把违反条例行为作为不良信息,记入个人、单位的信用档案。
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
这是一场深化改革的会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按照系统推进、广泛参与、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为举措,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
当前,垃圾分类的绿色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未来一年内,全国46个推行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将针对垃圾分类的“考卷”下一番功夫进行作答。
垃圾分类仅是一个具象缩影,投射出的是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映现。同时,这也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徐星瀚、翁奇羽、韩淑贤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