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温州文化驿站:将文化馆时尚“分身”

2019-07-11 12:34栏目:商业时尚

原标题:将文化馆时尚“分身”

温州文化驿站:将文化馆时尚“分身”

  南戏博物馆内的文化驿站 郑云 摄

  在浙江温州,城市书房如今已在城区遍地开花。受城市书房运营理念的启发,温州文旅部门将文化馆的功能也进行多面延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驿站。一家家文化驿站如同文化馆的“分身”,借助文旅部门和社会力量,与咖啡厅、休闲酒吧、私人博物馆等合作,形成了集剧场、课堂、茶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休闲空间,吸引了更多市民和游客走进。

  精神生活的补给站

  继城市书房成为温州公共文化创新品牌后,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就开始琢磨如何提升文化馆的服务效能,培育人们的文化情怀。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柳升高说,他们观察发现,来文化馆的人群中很难见到年轻人和外来务工者的身影,于是开始将工作重点放在吸引多个群体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方面。

  2015年,将文化主题与驿站理念相结合的文化驿站应运而生,此后,定位于时尚化、休闲式、体验版、互动型、文艺范的文化驿站便在温州迅速扩散。截至2018年底,温州已开放60家文化驿站,其中市本级11家,县(市、区)级49家;文化部门主导建设的26家,社会力量提供场地参与建设的34家。温州文化驿站2018年共开展活动926场,直接参与者达15万人次。今年,温州文化驿站每个月的活动量更是多达百场。

  文化驿站的广受欢迎,让柳升高深深地体会到了准确定位对于文化驿站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时尚化、休闲式、体验版、互动型、文艺范几个字,充分表明了文化驿站的运营理念、场所氛围、活动样式、质量要求和最终目标,甚至每个词的先后顺序都有讲究,相互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我们希望通过打造文化驿站,为更多人提供心灵歇息和精神补给的空间。”柳升高说。

  搭载休闲文化场所

  在古色古香的建筑内,动静结合看千年南戏,别有一番风味。2015年,温州试水将首家文化驿站开进当地南戏博物馆,看演出、听说戏、与名角切磋,文化驿站的进驻使往日安静的博物馆热闹起来。

  “唱南戏这么多年,在演出之后以说书的形式为观众讲解折子戏还是头一次。”在南戏博物馆庭院里的戏台上,永嘉昆剧团的演奏者一曲结束,便与观众分享起经典折子戏片断。台下的观众也听着新鲜,原本对南戏一知半解的人也听出了点门道。“这种‘演出+分享’的形式特别提劲儿,让人开始对南戏有兴趣了。”台下一位第一次听南戏的观众说。

  首家文化驿站的成功运行,给了温州文旅部门更多思路和动力。之后,文化驿站采用连锁运营的机制,推出“1+10+N”建设模式,即一家龙头文化驿站、10家各具特色的文化驿站,带动N个县(市、区)级或社会化驿站共同创建。经典电影赏析、古典音乐鉴赏、读书分享……文化驿站搭载图书馆、剧场、书店、画廊、茶室等文化机构,将文化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体参与。

  有专家认为,文化驿站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与驿站的多种属性有关。各种文化艺术分享及体验活动,比单纯观看演出、阅读书籍多了艺术氛围和情感交流,更能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同时,文化驿站的服务理念和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口味,扩大了文化馆的服务人群。

  文化驿站在乡镇的延伸

  文化驿站在城市的顺利运行,使温州市文旅部门有了将其向乡村延伸的信心。柳升高表示,按照“全面打造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温州模式”的总体要求,他们不仅在已建成的文化驿站中植入了微型文化馆的功能,即具备一定公益展览、培训、创作、孵化、辐射周边百姓等功能,还进一步向基层乡镇(街道)延伸此项工作,使其进入乡村百姓生活。

  温州文旅部门发现,全市有9000多个自然村,有2万余支民间文艺队伍,一个村成立一个乡村艺术团,具有可行性,于是经过调研,决定将打造乡村艺术团作为文化驿站建设工作在基层乡镇的延伸。

  在“带进一个人,就带进了两个家庭”的思路下,经过半年试点,乡村艺术团在各乡镇陆续成立并开展活动。在温州市瓯海区,百余支乡村艺术团已成为农村“文艺轻骑兵”,争先走上各村各镇的百姓舞台、文化礼堂等;在乐清市的农村文化礼堂暨乡村艺术团文艺大展演活动中,有33支乡村艺术团参与,为活动添彩;温州市洞头区正在分阶段、分批次、分级组建乡村艺术团,争取在今年底完成行政村(社区)乡村艺术团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