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一座城市的“新时尚”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利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一种“新时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在经开区,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各具特色”,垃圾分类“新时尚”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并演绎了自己的特色和精彩。在2018年常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蓝山湖社区和曙兴社区被评为“优秀(先进)组织单位”,观墩花苑和金丰村被评为“先进点位”。
完善垃圾分类体系
6月6日下午,记者在丁堰街道的港威花园小区看到,小区每栋楼前摆放着1个灰黑色和1个蓝色的垃圾桶,桶身用图文清晰标明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其他垃圾,同时,小区内还设有4座垃圾分类收集亭,摆放着旧衣服回收箱、有害垃圾收集箱、可回收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此外,建筑垃圾则有专门的地方堆放。“垃圾收运外包给专业公司,每天收集2次。垃圾桶则由保洁员维护,保证垃圾桶的干净整洁。”该小区物业负责人于学礼说道。
工房区是典型的老小区。走进多个小区,环境整洁,楼前摆放着垃圾收集桶,垃圾分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今年,这里的垃圾收集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基本达到全覆盖。
记者走访发现,经开区分类设施的投放比例大幅增加,商场里、道路边、学校内,分类垃圾箱随处可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垃圾产生量也在持续增长。目前,经开区每天产生约500吨生活垃圾。垃圾问题解决不好,将带来环境问题。”经开区环卫处处长庄一夫说,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城市垃圾减量、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措施。经开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实施始于2017年,现处于快速普及阶段,分类投放、收集、清运、处置等流程正在逐步建立。截至目前,经开区已建成垃圾分类收集亭380余座,投放垃圾收集桶9700余只。今年,潞城街道垃圾收集设施覆盖率将达90%。
“很多居民担心的‘一辆车拉走所有垃圾’问题正在解决。不同垃圾对应不同的垃圾车,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厨余垃圾有专门的收运车,大物件有专门处理的地方,建筑垃圾则进入常州春秋华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庄一夫说,目前,潞城中转站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有毒有害生活垃圾收集点完工,将于近期投用;有机易腐垃圾设备已投放17个。
据悉,今年,经开区将完成建成区18个住宅小区、7家企事业单位、21条道路、4个公园、5个农贸市场的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完成2个集镇区和6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收集“房改亭”,完成129座垃圾分类收集亭的建设;完成10个住宅小区垃圾分类市场化试点探索工作。
创新形式彰显特色
走进横山桥镇金丰村,街巷干净、绿树成阴,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投递点格外引人注意。“金丰村共有15个分类收集亭和57个分类点,遍布每个自然村,极大地方便了村民投放垃圾。
每个投递点设置绿色和灰黑色2个垃圾桶,分为易腐烂和不易腐烂垃圾。”村党总支书记金文华介绍,村里还设置了家庭版的分类垃圾桶,帮助村民在家中就进行垃圾分类,并发放绿色和灰黑色2种颜色的垃圾袋,方便村民“对号入座”,找到对应的垃圾桶。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社会工程。在推进中,经开区各板块、部门积极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
横林镇狄坂村因地制宜,将垃圾细分为可腐烂垃圾、不可腐烂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并给每户村民配备易腐、不易腐垃圾桶。由环卫工收集的易腐垃圾将倒入设置在村委的高溶氧有机垃圾生物发酵箱,就地消化成有机肥料。同时,该村奖惩并用推进垃圾分类,专门设置了“文明奖”:垃圾分类优秀家庭,将予以奖励;不按标准投放垃圾,将扣除文明奖金。
港威花园小区是新小区,有1640余户居民,除安装设施,还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督促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每天,工作人员都会巡查,及时制止不正确的投放行为。
全方位宣传入脑入心
如何才能让垃圾分类“麻烦事”变成“分内事”?垃圾分类“新时尚”如何蔚然成风?培养垃圾分类意识是基础,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