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业这么做为了让购物中心更具“可逛性”
在存量越来越多的今天,品牌和业态的同质化让消费者越来越难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小异”。去了次购物中心,就排了个长队,吃了个饭,逛了一圈但是却常常两手空空地出来。
"偌大的购物中心,感觉没啥可买的“,缺乏可逛性,似乎成了购物中心面临的“尴尬”。
与百货不同,购物中心天然的就是大品类为主,而各种配饰、鞋帽、化妆品等各种小品类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招商的弱项。
在这个“杂而有序”的大融合时代,当人们有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保障,人们越来越重视内心中细碎的感受,每个社会个体都渴望在“求大同”中寻求自我的“小异”。
为了贴合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诉求,转型成为了购物中心的关键词。
从大而全跑马圈地的操作,开始向主题化、差异化、个性化、休闲化寻求突破,玩场景,讲体验,谈游逛,逐渐成为生活方式的载体。主题街区、美陈以及自然造景及活动等固然可以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但由于成本较高,更换频率较低,很像一锤子买卖,很难对消费者造成“二次”或频繁的吸引。
如何让购物中心更具可逛性,增加滞留时间并促使交易行为的发生,这几乎是所有购物中心都在探索的答案,日本购物中心里的“杂货”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地气的视角。
01
消费中心VS生活方式中心
游逛的目的是产生交易
2018年,假装来自日本的名创优品营收突破170亿元,
“他们家几乎每个月都能抽到成”
“除了餐饮之外,可能就他们家客流是不断的”
“每个进去的顾客基本没有空着手出来的”……
这几乎是所有购物中心工作人员对于这个品牌的评价。但其实,这个品牌创立至今,仅不到6年。它曾因作为品牌的国别争议而颇为诟病,如今因何能得到购物中心和消费者的双重青睐?
包罗万象,价格亲民的游逛随机性消费的杂货思维。这与目前购物中心向生活方式中心的转型思维不谋而合。
游逛,本义指无目的、无计划的漫游,做动词则是指发现喜欢,改变生活。推而广之,购物中心的可逛性则是指其能够吸引客流、增加滞留时间,并使得顾客碎片化时间变得更有趣味和品质,从而促进消费的那些特点。
游逛和消费本应是一体,但目前很多购物中心只做到了一半,抓住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眼球却无法促使交易行为的发生。
所以,说到底,无论是原来的消费目的地还是现在的生活方式中心,产生交易是购物中心的最终目的。
消费是彰显个性、自我表达最直接易行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细分商品试图通过满足这一消费心理来瓜分市场。“调性”、“简约”、“冷淡”、“亚文化”、“治愈”……等消费概念及衍生品随之出现,供消费者们在这些琐碎的日常中找寻和释放隐秘的“自我”。
“杂货铺”就是可以承载、包容所有“自我”的神奇领域。
反观日本实体商业的门庭若市,其人气颇高的杂货经济以及背后的“游逛消费”逻辑,或许就可以为我们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灵感。
02
精致的“烟火气”
生活方式的延伸和归属
全世界大约没有比日本更喜欢生活杂货的地方了。
这种喜欢来源于对每一件商品背后劳动时间发自内心的欣赏和推崇,车站、街头、河边、购物中心……
店铺的杂货化或者叫做生活方式化,成为购物中心增加可逛性、提升人气的关键。
随处可见的杂货商品让生活的烟火气散发着精致的味道,这不仅体现在Grand Tree这样的社区级购物中心,甚至在定位精品的日本桥高岛屋SC也是随处可见。
日本杂货普遍被称为Zakka,它的吸引力源于它功能性之外的附加价值,也许是外在的人性化设计、一种情感的流露以及某种时代情怀的传递,以至于其在日本乃至其他推崇它的地区有了更为深层的含义,它所指向的是脱离物品本身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也因此,杂货店在日本人的眼中似乎是有魔法的,从东野圭吾那间充满魔幻色彩的“解忧杂货店”到令人心神触动的“昭和杂货店物语”,杂货店的魔法就是日本人对于“精品生活”情结的延伸。
东京杂货铺的种类非常多,这可能源于每个人都对自己喜爱的生活有着不同愿景,从一家杂货店的装饰、买卖的货品就可以看出店家的生活态度。从实用型和设计型的角度归纳,还是可以整理一二,大型百货类多偏向实用型,小店则更富设计感以及情怀和体验感,但无论怎样,品类齐全的杂货店,都是吸引客流,提升品质游逛感的重要策略。
杂货经济之所以能够在实体竞争中稳如泰山,除了生活情结之外,与日本社会消费时代背景的发展也密不可分。
03
个人消费时代的来临
“杂货”行业的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