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街”时尚再出发(2)
在王康眼里,汉正街“创一代”大多迫于生计,他们勤劳、能吃苦,敢闯敢拼,当机遇来临时“醒得最早”,先富了起来。随着竞争加剧,要做大做强,得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极强的应变能力,要靠精细化管理,在这方面“创二代”更有优势。
他认为,只有智商高、学历高的商人越来越多,汉正街人的眼界、格局才能不断提升。
直面“没落论”,让“时尚汉正”闪亮世界
“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植根于改革红利,汉正街创造了一个现象级的奇迹,被誉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试验田”和改革开放的“风向标”。“没有汉正街的体制机制创新,就没有今天中国商业的繁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延福教授说,汉正街模式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不亚于“小岗模式”。
他分析,1992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公有制占绝对主导。而在1979年,汉正街就实行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所有制结构,打破了国有和集体企业对商业的垄断;汉正街商户在全国最先开展长途贩运经营,后来发展到“买全国卖全国”,不仅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搞活流通的巨大价值,超越了当时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还突破了商品市场的区域封锁,推动了国内统一开放市场体系的建立;汉正街唤醒了人们的商品意识,允许商品价格随行就市、自由浮动,在中国率先实行工业品价格的市场调节,实际上承认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然而,一步领先并不意味着步步领先。1982年兴办的义乌小商品城,交易额连续十多年居全国榜首,数十万种商品畅销全球近200个国家。“小商品城”股票还于2002年上市。
再看汉正街,长期的野蛮生长后,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放缓,交易额一度从全国前三降到第七,还滋生了“水货”泛滥、物流不畅、消防隐患多等问题。如今,汉正街电商指数只有38%,而义乌市场电商指数高达90%。
汉正街就此没落了吗?“不能这么说!”汉正街管委会负责人说,汉正街正由传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向中央服务区转型。近7年关闭了43个消防隐患突出的市场,数千家加工厂、上万家商户迁往周边县市30多个工业园,疏解了非核心功能,形成“设计研发在内,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在外”的运营新模式,“前店后厂”演绎升级版。
龙腾、莫匠、舞者……漫步气派的汉正街第一大道,男装品牌鳞次栉比,仅龙腾服饰商城就聚集服装商户1300多家。龙腾置业董事长李天俊说,该商城时尚男装年销售逾400亿元,与杭派、粤派三分天下;九层高的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欧韩风情、时尚爆款让人目不暇接,全省70%的服装都从这里批发出去。
搭上中欧班列,拥抱“一带一路”,携手阿里、京东推广电商平台,推动商业业态变革,汉正街在奋起直追。
按照“汉口之根、武汉之心、世界之窗”的总体定位,汉正街正在打造以时尚创意、现代金融、文化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世界级滨水中央服务区,唱响“时尚汉正”品牌。近几年,随着复星、绿地、香港恒隆等大鳄扎堆落户,武汉国际时尚中心、汉正街金融岛、绿地长江中心、恒隆广场等一批投资过百亿的现代商贸、金融项目,将彻底重构大武汉的商业版图。“将来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之于武汉,好比曼哈顿之于纽约、中环之于香港、陆家嘴之于上海。”汉正街党工委书记胡亚非展望。
长期跟踪研究汉正街的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说,与时俱进才能勇立潮头,汉正街体现出的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仍需继续发扬光大。今后汉正街应在发展模式、业态、功能、软硬环境、电商培育、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