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中国成分股ESG评级走高股票质押风险被关注
员工健康问题、产品安全、公司治理等方面,中国成分股也存在一定的短板。例如今年掀起舆论热潮的“996话题”就成为了MSCI的关注点,同时产品安全措施也落后于国际同行。
伴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内上市公司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水平正在不断得到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0月10日从MSCI(明晟)处获悉,MSCI在一份最新的ESG报告中,提升了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ESG评级。
报告显示,指数权重占比达20%的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ESG评级获得了提升,而仅有2%的成分股评级遭到了下调。
在MSCI看来,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ESG水平的整体上升,与国内监管部门不断推动促进ESG实践和更有力的信息披露监管措施不无关联,这些举措引导国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决策过程中更加关注ESG方面的因素。
但在MSCI看来,国内上市公司在员工健康、产品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落后。
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加重视ESG是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深化的必经过程,而伴随着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内上市公司的ESG水平也将进一步抬升,而这也有利于进一步吸引长期资金的进入。
20%权重股获“升级”
在MSCI看来,更多中国成分股的ESG状况发生了改善。
根据报告显示,11%的中国成分股的ESG评级获得了提升,而7%出现了下降,但若按照纳入MSCI权重的比例来看,ESG的改善情况似乎更加乐观。
MSCI指出,20%权重的成分股的ESG评级获得了提高。
具体来看,不同的ESG等级公司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其中,获得最低评级CCC的中国公司的占比从去年的22%减少至今年的20%;获得B评级的公司占比也从去年的37%下降至今年的36%。
相比之下,获得BB评级的公司占比则由去年的21%提升至今年的26%,而获评BBB、A和AA的公司占比并未出现变化,仍然分别为14%、4%和1%,其中AA级公司主要分布在消费品和信息科技等行业,包括老板电器、吉利汽车、联想控股等。
这也意味着,此次ESG水平的改善,主要来自于不少去年获评CCC和B的公司改善至BB级及更高水平,而按照ESG的等级分类,这些评级提高的公司已从较低水平完成了向普通水平的过渡。
例如,在MSCI中国指数中权重排名前十的公司,阿里巴巴与中国移动的ESG评级得到了提高,均达到了BB级,较腾讯和招商银行的BBB略低,而百度和中海油则是两只ESG获评等级最低的前十大权重股。
事实上,这与A股公司纳入MSCI中国指数并接受评级带来的影响效应密不可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多数中国成分股公司首次接触ESG评级沟通流程始于2018年,而这一年共有超过200家A股公司首次纳入了MSCI中国指数并接受了ESG评级。
伴随着A股纳入MSCI的进一步扩容,与MSCI的ESG程序沟通成果也得到了进一步响应。
“在过去三年中,我们观察到,发行人与MSCI ESG研究部门的联系大幅加强,这既得益于我们与企业的积极沟通,也有来自企业的主动联系。”MSCI表示,“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的公司回应率翻了一番,从2017年的13%增至2018年的26%。”
差距仍存
ESG水平的提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例如中国成分股的碳排放下降力度引起了MSCI的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