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越多 用户越感到头疼?(3)
在福田莲花山附近一处充电站,一台正在给爱车充电的车主赵先生表示,他感觉除了周边的南网电桩、部分品牌电桩在损坏后缺乏维护,最近去外省走京港澳高速和广深沿江高速时,也发现一些服务站的国网电桩都是损坏的状态,让他跑长途时总是感觉心里没底儿。很明显,充电站在增加,但是老旧充电桩维护的问题,也成为很多车主充电难的另一个心病。那么,充电桩维护的好与坏,对车主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差别?
“只要充电桩管理、维护没做好,车辆的续航再长也会焦虑。”在罗湖泥岗村附近一座直流快充电站,正在给爱车充电的的车主许先生表示,近一年来一些新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确实远比之前多了不少。但是她周围好几位开新能源车的朋友都表示,只要显示还有50公里里程,就会立刻寻找充电站,“里程再长也架不住充电难呀。”住在布吉的许先生最近几个月基本上都会开车去泥岗村这家充电站充电,虽然离家不近,但是她感觉有管理,有维护,没占位是促使自己青睐于来此充电的主要原因。“这附近类似这家有专人维护管理的充电站,还有一个在原布吉农批市场那边,不少车主们都是因为口碑,专门驱车来这两家充电。”
“名气大了,口碑效应有了,来充电的车也变得过多了,经常会排长龙。”许先生表示,尽管最近来这里充电总是会排很久,但是毕竟心里踏实,比起看着充电地图四处跑,结果却“扑空”要好很多。许先生建议,与其为传统的住宅区停车场、综合体停车场加装充电设备,不如建立更多的拥有专人管理维护的纯充电停车场,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
记者在“小南充电”应用上仔细筛选出一些用户好评排名靠前的充电站,发现都是有专人管理、维护的集中式充电场站,而且充电环境、设施、体验都比经过改造或加装充电桩的传统停车场领先不少。或许,这也是未来相关政策在补贴充电基础设施时应该考虑的重点方式之一。正在建设和未来即将不断完善的充电桩产业布局,既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一座大金矿。而各种背景的参与方,则是这项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其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尤为突出。
对于国内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在年初的相关会议上曾讲到这样几点: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电动汽车发展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截至2018年底,国76万个充电基础设施里面,公共桩大概30万个左右,增长速度放缓,而专用桩为46万个,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也符合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驱动这样一个特点。对于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李冶针对健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工作着重强调了四点:一是继续深化互操作性测试,解决车桩兼容的难题;二是强化标准的实施落实,支持充电联盟开展充电设施产品的标识评定,规范随车配送充电桩产品的标准管理;三是瞄准充电新基础设施发展,组织中电联等单位开展大功率充电标准预研工作,提出电网双向互动技术标准的发展路线图;四是引导促进充电网络发展。对此他同时强调了一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形成充电服务网络。
这句话,或许是对充电桩产业市场化、多元化发展的一个提示。
随着一、二城市“绿牌车”越来越多,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很有可能在未来一年逐渐成为城市通勤的重要角色。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来看,各种停车场充电桩的增加,同时也伴随着占位、坏桩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加上缺乏规划、缺乏规范管理,目前的充电设施并未有效缓解新能源车主的续航焦虑。在连续几天亲身体验了充电难问题后,记者也有一个小愿望:对于充电站这种配套基础设施,希望各参与方除了建、还要管,不仅管、还要管好。只有确保所有新能源充电桩都能科学地、高效地服务于新能源车主,才能从源头上消除他们的“续航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