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似铁丝路如歌(交通运输部)
一粒种子,有着怎样的力量?
唐末五代,占城稻的种子从东南亚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福建沿海,在宋代得到大面积推广,从此“苏湖熟,天下足”。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播撒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云间铁轨近青天,飘渺飞楼百尺连。中国铁路人在不同国度,目送东去西行的旅人,在长长的银线上书写友谊的赞歌。
中国铁路为世界“铺轨”
昔日是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如今成为走出国门的乘务员,埃塞俄比亚姑娘萨莉哈的命运,因一条铁路而改变。
由我国承建的亚吉铁路,穿行于埃塞俄比亚和印度洋亚丁湾西岸国家吉布提之间。2018年1月运营后,两地行程由原来的7天缩短为10多个小时。当农田、牛羊群和一个个工业园成为沿途风景,萨莉哈感到十分自豪,一条铁路由此成为了“国家发展象征”。
600多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四抵肯尼亚,留下传唱至今的美好故事。而今,长约480公里的蒙内铁路,成为肯尼亚独立百年来建设的首条铁路,平均上座率超过95%,为肯尼亚创造了近5万个工作岗位,受到肯尼亚政府和民众高度认可。
数一数“一带一路”创造了哪些“第一”,不乏中国铁路“走出去”的身影:作为中国高铁方案“走出去”第一单,雅万高铁建成后将使雅加达至万隆车程缩短近五分之四;中泰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泰国首条高速铁路;中老铁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与我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将使老挝从“陆锁国”变“陆联国”;近百年来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斯里兰卡选择了中国方案……类似亚吉铁路带来改变的故事,也将随着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在钢轨上不断延伸。
截至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已与有关国家铁路公司签署《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波兰、俄罗斯铁路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七国携手合作将以提高亚欧间铁路货运市场份额为目标,共同推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对于渴望美好生活的各国人民来说,意味着希望之春已然到来。
中国铁路为世界铁路货运市场贡献着“钢轨力量”。
丝路快车载来滚滚商机
“车轮一响,黄金万两”。伴随铁路基建“走出去”的同时,一列列往返于中欧间的班列,正传递着稳稳的幸福。
每天清晨,专做玻璃、水晶进口生意的徐正国都会给中欧班列运营商打电话,询问“布拉格—义乌”中欧班列通行情况。玻璃、水晶生产大国捷克,是徐正国的主要货源地。“我每个月都要从捷克进120个货柜,走铁路能比海运省一半时间,还能直接在义乌提货。”徐正国说。
作为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新引擎”,中欧班列给我国内陆城市进出口贸易打开了一条新通道,自2011年开行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欧班列返程班列比例稳步提升,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0%,目前回程比例升至去程的72%。初步实现了重车去重车回。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中欧班列利用铁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将内陆城市推向全球贸易的舞台中心。
对于国内百姓,中欧班列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检车员李超杰谈起了眼中的变化:“从国外带到中国市场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法国红酒、奶酪,德国啤酒、牛肉,白俄罗斯的牛奶,俄罗斯的食用油,这些东西如今在中国的超市可以轻易买得到且物美价廉。”
6年来,中欧班列让人们看到“世界是平的”,而且“世界是通的”,经济要素正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平衡地流动,各国人民在相知相融中共享发展红利。
不久前,中国铁路参展莫斯塔尔博览会,中欧班列精彩亮相,受到广泛赞誉,这是贯彻落实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合作共识的具体举措,对于展示中国铁路良好国际形象、助推铁路加快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下,中欧铁路合作日益紧密,中欧班列快速发展,已累计开行超过1.4万列,覆盖中国60个城市与欧洲15个国家50座城市,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中欧班列(重庆)首趟回程试验班列返渝。
标准“软联通”打破“玻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