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寻找阿尔法的挑战与机遇(2)
中国资本市场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多面的生态系统。因为股票投资是一个门槛很低的活动,每个人都觉得很容易参与这样一项活动。而且大家很容易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偶尔成功的快乐,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忽视失败的经历。所以我们觉得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者众多的情况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一个客观现实。而这种非常多参与者的生态系统,会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市场参与者的整体行为是对权益市场的预期收益率过高,基本上不会觉得仅仅依靠企业本身的内生回报率,就可以满足他们对于未来回报率的需求。事实上,我觉得,这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也不会发生改变。
而对国内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受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受到持有人的影响,也会反映到公募基金经理的考核方式上。我们的公募基金其实是一个非常努力的群体,他们在激烈的排名考核机制之下,必须持续在短期之内做到最好。外部的挑战和压力,使得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关注企业短期的经营波动。这种时候,他们往往会认为一些企业即使拉长看,未来的持续回报率很不错,但是如果面临短期经营压力,股价面临短期的风险,也会采取一种回避的方式,由此会加大资本市场的波动,我觉得这是考核机制所决定的。
作为一个主动管理人,我们需要持续地创造阿尔法,也需要去寻找持续的效率缺失的地方,它是我们能够创造阿尔法的来源和基础。海外投资者偏好之外的公司,毫无疑问,我觉得在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上,会有一个巨大的阿尔法的存在,因为海外投资者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往往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在特定的一些行业上,比如医疗、消费,或TMT等行业的头部公司上。在此之外大多数的行业,事实上外资本身关注的程度会更低一点。因为缺少这类参与者的关注度,这些行业可能存在有效的阿尔法。
再看看国内的投资机构或市场参与者,当企业不是市场热点,当其短期的经营受到宏观环境或周期的影响时,也会存在超额收益的机会。如果在这类资产上采用与海外投资者类似的角度,有可能会创造阿尔法出来。但是,我觉得市场演化下去一定会是效率越来越高的市场,也是越来越残酷的市场。最后大家都被迫需要向不确定性、向价值增量、向创新去寻找阿尔法的存在,这是我们做专业机构可能不情愿接受的地方,但也是市场效率演化、最后不可回避的结果。
资本市场促进产业创新
我们也看到,资本市场本身非常适合匹配产业的创新。新产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结合,能够达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产业创新或者说新兴行业的崛起,首先需要汇集资源,不止是资金,也需要汇集人才、社会关注。而且所有的创新创业、产业的演进,是一个试错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成本和代价。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化分担的过程,一级市场可以承担部分,但是更大的一部分需要通过二级市场以更大的体量去实现这个过程。当然,当公开市场上有更多的信息被展示给大家的时候,企业创新的过程会得到一个更好的检验,市场会迅速地发现产业的成功者或失败者,商业模式的可行或不可行。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推动整个社会效率提高的一个部分,会有利于我们的资源集中到最正确的方向,或者说最好的、最优秀的团队上。
举个例子,在电动车行业,过去几年某国际知名电动汽车品牌对汽车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在过去十年,它处于一个试错和创新的阶段,累计融资超过140亿美元,其中接近40%是股权市场融资的,接近60%是债权市场融资的。在这十年里面,它的收入接近500亿美元,总共累计形成了10亿美元的经营现金流入。这些钱大部分花出去了,CapEx(即CapitalExpenditure)超过100亿美元,账上还剩下30多亿美元。
这家电动汽车公司得到了公众的关注。其实消费者买他们的产品,就是全社会共同参与产业创新和试错的过程。尽管年销量不到50万辆,市值已经比肩年销量两三百万辆的豪华品牌企业。依托资本市场,汇集各方面的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事实上这家公司加快了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迫使传统的内燃机公司主动或被动地向电动化过渡,这是一个资本市场一起参与产业进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