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题: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高文院士“破题”记
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63岁的高文,拥有一长串闪光的头衔。
上世纪70年代,在大连一座海岛上当知青的他,选择到技校去当学徒,接触到晶体管电路。23岁时,考入哈尔滨科技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在日本获博士学位后,放弃日本公司的优厚待遇,返回哈尔滨工业大学投身计算机教育及研究。上世纪90年代,因参与国家“863计划”专家组,进入中科院,一直从事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等研究工作。
17年来,他付出最大努力的,是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简称AVS)。研究的初衷,是帮助我国企业摆脱国外技术的垄断。
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我国生产一台DVD机,成本约20美元。因为没有自己掌控的标准,DVD机采用的是国外标准,因此每台机器的专利费需向国外缴纳约18美元。高昂的专利费让国内DVD机生产厂商几乎没有利润,这让企业苦不堪言。
2002年6月,我国成立AVS工作组,集合全国数十家单位集体攻关,由高文担任组长。“当时做这个标准就是为了解决我国数字电视企业‘卡脖子’的难题,让相关行业发展不再受制于人。”高文回忆。
此后10多年,高文带领团队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应运而生。
回忆自主创新的过程,高文坦言“很磨人”。
不仅要做技术、做标准,还要做产品。这样的艰辛“磨难”,让很多技术人员最终放弃AVS,转而选择其他的研究。但高文与核心团队成员仍苦苦坚持,最终等到了“开花结果”。
2006年,AVS被颁布为国家标准,2009年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为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采用的三大视频编码格式标准之一。之后,在我国销售的所有数字电视机都内置AVS功能,AVS成为我国数字电视支持的唯一视频编码标准。
作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AVS最直接的效益是为我国节省了巨额的专利费,包含所有相关专利的AVS专利池只对每台设备收取1元人民币的专利费,且不再向运营商和最终用户收费。
“AVS没有舶来品,我们完全是靠技术在拼。”团队成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田永鸿教授表示,“如果没有对做事的信仰,坚持不下来。”
“我们虽不能替代国外标准,但至少使我国相关行业和企业多了一种选择,在国际竞争中增强了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培养了上千名技术人才,他们现在已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高文对此感到欣慰。
记者了解,目前,我国第三代8K超高清视频编码标准AVS3已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可将广播视频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六百分之一,将监控视频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据悉,AVS3将为新兴的5G媒体应用、虚拟现实媒体等应用提供技术规范,引领未来5年到10年8K超高清和VR视频产业的发展。
“我们花了17年时间,让AVS从技术上完成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再加上5G的应用,我国在广电设备领域已走在全球的前面。”高文认为,5G+4K/8K将是未来音视频编解码领域的标准配置,“未来中国会像在5G领域一样,也将在超高清视频领域引领行业的技术发展。”
除了AVS,近年来,高文还致力于数字视网膜技术与系统的研究,希望实现大规模监控视频分析与快速视觉搜索等功能,以满足未来我国智能城市和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的需求。
谈到未来,高文说:“我希望能继续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图像分类与视频理解,挑战相当大,希望能不断提高准确率和编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