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有了第二个“家”
“出差回到公司,打开自己的储物柜,看到公司工会发放的节日礼品和制服,心里暖暖的。”沈猛是南航通用航空公司(以下简称“通航”)飞行部的一名飞行员,这里的员工都和他一样,拥有一个专属的储物柜。
在通航工会飞行部分工会的职工小家,132个储物柜整齐排列,每个柜门都贴有职工的名字。
原来,考虑到飞行员出差多,发放福利时无法现场领取,分工会便为所有飞行员申请配置了储物柜。针对易变质过期的礼品,分工会还会派人利用下班或午休时间,挨家挨户送至出差飞行员家中。
组织员工培训、购买劳保用品、购置按摩椅、为飞行员提供送餐服务……经过10多年的努力,飞行部分工会的职工小家真正成了员工第二个温暖的“家”。
创新提出“交叉组织”制度
通航工会飞行部分工会共有会员133人,其中129名为飞行员。针对职工队伍特点,飞行部分工会不断细化服务项目,不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社交联谊、家庭生活及子女教育讲座等活动,精准服务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
随着通航工会会员人数的增多,飞行部分工会创新提出了“交叉组织”制度。
据飞行部分工会主席潘锦卿介绍,2012年底,通航设立飞行部党总支,下设S76机型一分部支部,S92机型二分部支部以及地面支部。同时,飞行部增设了专职分工会主席,并在3个党支部下设立了3个工会小组,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小组长。2016年,在工会小组基础上,飞行部分工会将职工划分为11个班组,每个班组设组长和副组长。此外,还根据员工兴趣爱好,建立了8个兴趣协会,设协会会长和副会长。
“‘交叉组织’制度模式管理,实现了不同部门、不同班组、不同协会彼此独立又互相交融,不同组织可以从多维度、多角度为员工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逐渐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建、职工小家不断壮大的局面。”潘锦卿说。
轮流担当志愿者
通航飞行员部分工会的职工小家有一支志愿者队伍,志愿者由飞行员轮流担当。
“飞行员除了本职工作,还在职工小家兼任志愿者,负责策划组织活动、为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做好后勤保障等工作。”潘锦卿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工会提供平台与支持,具体事务由飞行员执行,飞行员更了解飞行员的需求,服务也更到位。此外,飞行员在空闲时间参与工会工作,也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台风天时,飞行员要保障海上各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安全撤回陆地。每年的台风季,任务多、时间紧,每一次飞行都像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这时的后勤服务保障至关重要。
为了让参与撤送台风的飞行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职工小家会有序组织飞行员志愿者参与到包括餐饮、卫生、运行等后勤保障中。
“撤送台风飞行一般很早就出发,志愿者要提前备好早餐,凌晨4点到机场泡好茶,用微波炉加热早餐,给机组提供服务。”飞行员王维政介绍说,飞行员根据排班,轮流担当职工小家志愿者,让外出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无论多晚回到职工小家,都有一口热饭吃。
据统计,职工小家先后顺利完成撤送台风后勤保障工作上百次。
随着撤送台风后勤保障工作水平逐年提升,职工小家多次主动与生产人员、运行协调人员、值班领导沟通,最终形成了行之有效且细致化、人性化的《撤送台风运行保障条例》,赢得了一线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为青年员工寻找“领路人”
为了提升员工素质,职工小家还搭建了学习沟通平台,为青年员工寻求职业生涯的“领路人”,通过导师“传帮带”模式,定期开展驾驶舱座舱实习、基地运行学习、新业务风险点分析学习等多项培训活动。
潘锦卿介绍,飞行员的职业生涯分为学员、副驾驶、机长、教员等四个阶段,每一阶段还有等级划分。职工小家导师“传帮带”通过副驾驶为学员“领路”、机长为副驾驶“领路”、教员为机长“领路”的模式,层层传递,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老师。
2012年大学毕业后入职的沈猛记得,“入职以来,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有前辈来‘传经送宝’,讲解注意事项。”如今,沈猛已是一名成熟的副驾驶,他也成了新学员的“领路人”。
此外,职工小家还开放培训室、运行室、安全室、综合办公室等多个岗位轮值实习机会,使得新员工能在较短时间内清楚部门运行流程,快速成长。同时,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学习包括通航安全管理讲座、安全管理培训会、海岛游地面签派工作学习培训等多项技能提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