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區:筑巢引鳳“養人”環境持續優化
在合肥高新區國際人才城服務中心大廳內,安徽新華學院老師陳業慧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此前,她一直為孩子跨區上學的事情煩惱不已。
現在,根據合肥高新區相關人才政策,陳業慧可以被評定為D類高層次人才。“我家的學區不在高新區,孩子跨區上學很麻煩。后來聽說高新區有個支持引進人才政策,就在網上提交了材料,隻要審核通過,孩子上學的問題基本就解決了。”陳業慧說。
服務窗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隻要符合申報條件,5個工作日便能辦結,交到市裡審核。“網上也會不斷更新結果通知,真的是太方便了。”陳業慧稱贊道。
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了解到,為打造更加優質的人才發展環境,精准服務濱湖科學城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由安徽省、市、區三級聯動,於2017年10月正式啟動了合肥國際人才城、“合肥國際人才網”建設。
合肥國際人才城核心服務區坐落在高新區創新產業園二期,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在核心服務區內的人才綜合服務平台,設有高層次人才出入境和戶籍辦理、人才分類認定、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重點人才項目申報、創新創業政策咨詢等業務窗口和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區,為來訪高層次人才提供各類服務。
“我們努力做好對於高層次人才的一站式服務。做好戶籍和出入境、項目申報、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等政務服務﹔延伸拓展綜合窗口服務內容,提供合創券咨詢、海外出行、醫療健康咨詢、環球保險代理以及融貸通綠色通道等服務。”合肥國際人才城管理辦公室主任朱珩介紹說,截至目前,合肥國際人才城綜合服務大廳提供業務咨詢1371人次、辦理業務1362項﹔創業苗圃集聚16個創新創業團隊和第三方機構35個工位的創新創業人才。
正是有了政策和創新資源的驅動,越來越多的人把夢想安扎於此,合肥高新區也成為人才智力的“蓄水池”。
2016年1月,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的發明者之一的俞君英博士,把自己創業的“第一根樁”打在了合肥高新區,創立了安徽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地理條件優越,人才儲備豐富,科研院所集聚,是個創業的好地方。”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徐杰透露,創業選址時考慮過深圳、廈門、杭州等城市,但經過考察最終選擇了合肥高新區。
近年來,通過集聚優質醫療產業和高端教育資源,合肥高新區“養人”環境持續優化。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呂長富介紹,高新區一直把人才作為最大資源,堅持以產引才、多元育才、項目用才和實惠留才。依托中科大先研院、中科大新校區等科研院校,加速培養基礎性人才,人才智力“蓄水池”效果凸顯。
其中,中科大先研院成立以來,累計培育工程碩士2500余名﹔中科大新校區建成后,每年將培養15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這些人才將為合肥市乃至全省的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通過名校引才工程,重點引進高端人才,碩士以上從業人員佔比達8.27%。
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區集聚各類人才(大專以上)25萬余人,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523人,各類人才項目入選比例佔全市的42%、全省的五分之一,人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5%。
(責編:吳西露、李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