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城市史研究的中國話語體系(學苑論衡)
長期以來,在城市史研究的話語體系中,歐洲模式、歐洲經驗是城市歷史敘事的中心,而關於中國城市的歷史敘事往往被邊緣化。其實,中國的城市發展無論從規模化、體系化上看,還是從持續性上看,都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我們要努力構建城市史研究的中國話語體系,書寫中國城市發展的宏大敘事。
在城市史研究中,許多西方學者習慣於以歐洲城市發展為“理想類型”去衡量其他地區的城市發展,凡與歐洲城市發展模式相悖者皆為“反常”或“偏離”。這無論在認識論上還是在方法論上都不科學。人類文明史表明,城市的起源與發展因地而異、道路不一、形態多樣。因此,僅僅依據歐洲城市的歷史敘事來總結概括世界城市的歷史全貌,進而形成城市史研究的理論體系與話語體系,顯然缺乏客觀性與全面性。構建城市史研究的中國話語體系,應破除西方學者的學術成見,以更加宏大寬廣的視野、客觀科學的立場全面研究城市起源、發展、轉型、變革的過程,重新審視中國城市及其他東方城市在世界城市發展中的歷史角色,將中國城市發展置於中華文明發展的大背景中作長時段的全面考察。
中國城市發展有幾千年歷史,中華大地是城市發展綿延時間最長、發展進程最為連貫完整的歷史舞台。雖然在不同時期,城址的選定、城市的空間分布與職能結構時有變動,但整體上構成一個綿延數千年、縱橫數萬裡的連續性的城市發展譜系。在中華大地上,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盛大氣象塑造出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南京這樣規制宏大的帝都皇城、通都大邑﹔南北交融、東西互動所形成的覆蓋九州、輻射四海的商業活動孕育出蘇州、揚州、廣州、泉州、漢口、佛山等為數眾多的商業都會。它們的規模、功能、影響遠超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城市。中國的城市發展歷程為我們全面深入研究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提供了一個完整樣本,為我們深入揭示城市變遷的機理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歷史素材。
如果說中國城市發展以其綿長、連貫、系統為城市史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完整樣本,那麼,中國所擁有的極為豐富的關於城市的典籍文獻則為我們書寫中國城市史提供了豐富而翔實的歷史資料。從《周禮·考工記》《史記·貨殖列傳》到《漢書·地理志》﹔從《洛陽伽藍記》《三輔黃圖》《雍錄》到《唐兩京城坊考》《宋東京考》﹔從《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到《歷代宅京記》《漢口叢談》,以“城邑”“市鎮”為記述對象的典籍文獻代有所出、系統連貫。唐宋以后,各朝《會要》均設“都邑”類目,大型史志類書《通志》設有“都邑”專題。極為豐富的城市史專題文獻為我們重新書寫中國城市史、構建城市史研究的中國話語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立足中華文明、植根中國歷史,將中國城市的發展演變置於一個連續的歷史時空,我們可以全面系統地研究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深入考察社會變遷的大趨勢與城市發展的內在關聯,深入探討政治格局變化、經濟地理格局變遷、人文傳統變革與城市發展的關聯。這些基於中國歷史本身的城市敘事將書寫一部全新的中國城市發展史,構建起城市史研究的中國話語體系。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1日 09 版)
(責編:王吉全、胡洪林)
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手機人民網人民視頻客戶端下載
推薦閱讀
圖解:2018年山東12市黨政“一把手”調整 2018年,山東省12市19位黨政“一把手”進行了調整。從籍貫看,19位“新面孔”均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這12市除濟南、東營、濰坊、威海、濟寧、日照、棗庄7個市的市委書記、市長(代市長)雙雙換人之外,其余5市的黨政“一把手”均有調整。九位前任市委書記七人升任省部級領導,一人另有任用。…【詳細】
山東頻道原創稿件
一文讀懂山東“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深化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力爭2020年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山東打響了2019年改革“第一炮”。 財政體制是調節政府間財政分配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引導地方經濟行為的“風向標”。由於多種歷史原因,山東省本級財政支出相對不足,並且由來已久。…【詳細】
山東頻道原創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