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吐槽《都挺好》:这家人“一点都不苏州”
原标题:我弗是,弗是我,别瞎讲
剧中的苏家老宅就在这条巷子里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何洁 摄
姚晨身后的食荤者餐厅在苏州平江路上
受访者供图
霸榜热搜近一个月后,《都挺好》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部剧带火了“苏氏一家人”,还带火了他们身后的这座城市——苏州。据不完全统计,剧中出现了平江路、金鸡湖、东方之门、国金中心等26处地标,这些地方如今每天要接待大量慕名而来的电视剧观众,纷纷变身网红打卡地。
然而,不少苏州人看完剧却表示,《都挺好》虽然发生在苏州,但总觉得缺了点“苏州味儿”,有种“形似神不似”的感觉。为什么说这部剧不够“苏州”呢?真正的“苏州味儿”是什么样的?现代快报记者为各位读者一探究竟。
《都挺好》带火苏州:
苏家老宅、食荤者餐厅成网红打卡地
电视剧里的苏家老宅青砖灰瓦,地处僻静的寻常巷陌。现实中,这里是五卅路同德里,旧时的郡治后木兰堂遗址,杜月笙曾在这里建房出租,是条颇有民国风味的老巷子。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自从《都挺好》这部剧火了之后,这条巷子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过来“打卡”,特别是剧中的苏家老宅门口,不断有游客敲门。有时候,房子真正的主人会出来解释:“就是个老房子,真没啥好看的。”“以前也常有剧组来拍戏,还有年轻人来拍婚纱照,不过从没像现在这么红。”住在同德里的徐阿姨告诉记者。
除了苏家老宅,剧中的食荤者餐厅也爆火。抖音上出现大量门前打卡的短视频。这里位于平江路,名叫翰尔园,它其实并不是餐厅,而是一家茶馆。记者还没走近,就已经看见乌泱泱的人群举起手机拍照。走进去,里面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而是一个典型的苏州庭院,每天都有评弹演出。
记者了解到,苏州评弹是电视剧里的一大特色,《白蛇传之赏中秋》《三国演义战长沙》等经典唱段,都起到了串联剧情,画龙点睛的作用。翰尔园的店员介绍说,“开播之后,店里年轻听众越来越多了。”
苏州观众集体吐槽:
北方感太强,这家人“一点儿也不苏州”
电视剧里,苏大强生活在苏州,职业是图书管理员。据原著描述,他接了自己父亲的班,这就说明,苏家至少三代人都生活在这座城市。但很多苏州观众集体吐槽,这一家人“一点儿也不苏州”。
首先就是口音,剧中的主要角色基本上都是一口“京片子”,特别是倪大红扮演的苏大强,“北方大汉既视感太强烈了”,三句一个“咱”,两句一个“甭”,丝毫没有吴侬软语的感觉。有苏州网友吐槽道:“这部剧的名字应该叫《北京人在苏州》。”
还有就是姚晨扮演的苏明玉了。记者发现,知乎问题“苏州人这么疼女孩,为什么《都挺好》还有重男轻女的剧情?”热度很高,引来十多位苏州网友的集体“辩护”:像苏明玉这种爸爸不疼、哥哥不爱的,在苏州几乎不可能出现。有位网友表示:当地有个习俗叫“两家并一家”,就是说外地小伙子娶了苏州女孩,会被要求生两个小孩,其中一个跟女方姓,不太会有“传宗接代男丁至上”的想法。
这些BUG丢了苏州味:
服饰穿错、人物命运不太合理
电视剧里设计了一个非常苏州化的情节——上山采茶。年轻的茶姑穿行山间、辛勤劳作,原本是一幅很美的江南山水画,但有人却发现了一个大BUG。
苏州市非遗保护管理办公室原主任、研究员,江苏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龚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剧中山上的茶姑位于苏州城西丘陵地区,她们却穿着甪直江南水乡妇女服饰,有“张衣李穿”的嫌疑。
龚平还表示,剧中出现的,是苏州城葑门、相门外水荡地区甪直、胜浦等周边方圆五六十公里内独有的水乡妇女服饰,源于水田生产稻作文化,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种服饰在苏州城南、城西农村根本不流行,特别是远及太湖边的丘陵地区,服饰更是天差地别。
剧中还有段戏让人印象深刻:以苏明玉的高考分数本可以上清华大学,可因为父母舍不得花钱,就送她去上免学费的师范学校。这个看似合理的细节却遭到苏州网友的集体吐槽:“这种事在苏州几乎不可能。”很多苏州网友回忆起上学时的情景:“当时尖子生都被‘隔离’起来,重点培养考清华冲北大,就算家长不想让小孩上名校,学校也‘死缠烂打’绝不同意!”
片头工笔画
出自苏州画家谢友苏
在《都挺好》的片头,一幅幅富有江南市井风情的工笔画逐一闪现,这些画作,出自苏州画家谢友苏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