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过了服药治疗“蜜月期”还有“后手”
帕金森病作为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神经系统变形疾病,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震颤。该病虽然并不致命,一般也不会影响人们的寿命,但却会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68岁的杨阿姨17年前突然出现肢体无力伴有麻木的情况,部位不固定,有时为左侧,有时为右侧,上肢和下肢都会出现。短暂持续1-2分钟后自行好转,静止时没有手颤抖的情况。来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没有明显异常,给予活血、化瘀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反而症状更加严重,行走中会因四肢活动不灵活而经常摔到,同时还伴有起步困难,来到北京一家医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了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后,杨阿姨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的情况明显好转,家人也认为帕金森病得到了治愈。但用药5年后,杨阿姨的症状突然加重,表现为肢体活动僵硬,姿势转换困难,无法完成精细动作,而且情绪方面出现了心慌、烦躁的表现,调整药物甚至加用药物后没有明显缓解。杨阿姨的儿子刘先生描述说,自己触摸母亲四肢时能明显感觉到僵硬感,而且母亲得知帕金森病出现反复后心情更加激动、易怒、烦躁。近2-3年还出现了头向前倾,肢体弯曲以及大小便困难的表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刘先生带着母亲来到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就诊。
结合杨阿姨的病史、病情,功能神经外科栾国明、关宇光团队判断杨阿姨的病程已经发展到中间期,此时再采用调整药物或者加大药物用量的治疗方法已经无法控制病情,唯一的有效方法便是通过植入脑起搏器(DBS)来改善症状。于是,栾国明、关宇光团队为杨阿姨施行了立体定向下双侧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术。
几天前,刘先生再次带领母亲来到医院复诊,开机调整参数。杨阿姨自述,手术过后四肢僵硬的症状明显好转,活动更加灵活便利,以往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现在可以自己拄拐杖行走。
栾国明教授介绍道,帕金森病是由于脑内被称作“黑质”的部位出现急剧功能退化,不能产生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使得脑部指挥肌肉活动的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阻碍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如果“黑质”凋亡超过60%,患者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帕金森病最常见症状是手抖,但手抖之外的其他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是我们需要更加留心注意的。”栾国明教授表示,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中,最常见的是静态震颤,即在身体静止时手会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抖,情绪失控或者精神压力较大时颤抖会加重。
除了震颤,肌肉僵硬也是运动症状中常见的表现,早期从身体的一侧开始,起初觉得肢体运动不灵活、僵硬、渐进、加重、动作迟缓,甚至难以进行日常活动。如果移动病人的胳膊或腿,病人会感到四肢僵硬,关节很难受。
相比上述这些表现明显的运动症状,帕金森患者表现出来的非运动症状如大小便困难、焦虑、抑郁、失眠、睡觉时大喊大叫等往往会被忽视,也更需要引起重视。
栾国明教授说,目前对于帕金森病患者,业界统一的共识是采取内外科联合治疗。在帕金森病早期,首选内科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症状。但过了5年左右的“蜜月期”,药效会逐渐减退,药物的副作用也会显现出来,这时就需要进行评估,看是否可以通过植入脑起搏器来改善症状。脑起搏器是通过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减轻和控制帕金森病症状。从临床上看,脑起搏器术后患者的震颤会得到有效控制,四肢僵硬明显好转,非运动症状如情绪、生活质量也会显著提高。
“帕金森病虽然不致命,一般也不会影响人的寿命,但会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栾国明教授建议,老年人可适当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如跳舞、下棋、打太极拳等,这些不仅有益身心,还能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若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文/孔令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