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錄片的熱度持續不減:透過美食,看到生活(2)
如彭侃所説,《人生一串》和《早餐中國》都找到了一個垂直細小的美食切口,並找到了合適的、契合互聯網時代審美潮流的表達方式,而它們的成功也反過來證明了美食這一題材所具有的包容性,既可以上升到橫貫世界的奇觀,也可以下沉至固守鄉土的日常。
模式與創新
當“舌尖體”成為一種解説詞模式,而拍美食的超近景鏡頭、大廚展現廚藝的慢動作、畫外音介紹食物之外的人文情懷,被觀眾理解為一種套路,這就意味著美食紀錄片的創新已經是個命題。
“美食紀錄片需要拓展更廣闊的表達空間。”彭侃認為,國外的成功案例證明了還有不少創作路徑是值得嘗試的。
一種美食紀錄片是加入更加縱深的、歷史的視野,去探尋美食的變遷和對人類社會所産生的影響。如BBC美食系列紀錄片《流行世界的美食》;一種是圍繞知名大廚或是美食大師做文章,在展現他們的烹飪技藝之餘,也講述他們的人生故事和美食觀念。如由美國導演大衛賈柏拍攝的日本壽司大師小野二郎的紀錄片《壽司之神》;還有一類則致力於在更寬闊的社會背景中探討關於食物的命題,甚至要用美食發揮出推動社會進步的功能。如在BBC播出的紀錄片《傑米的校園餐食》中,通過電視節目成名的大廚傑米奧利弗發起了一項頗有野心的挑戰——改造英國校園中的菜譜,讓整個英國的孩子們可以吃得更健康。
“對於發展時間還不長的中國美食紀錄片而言,要想成為一個長盛不衰的內容類型,還得繼續拓寬和提升自身的邊界與格局。”彭侃説。
創新與堅守有著微妙的關係。對於美食紀錄片而言,贏得觀眾的關鍵無疑還是得走胃又走心。“人間至味,往往醞釀於人和人之間。”如陳曉卿所認為,美食的終極奧義是獲得幸福感,美食紀錄片則是通過食物看到人,看到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