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宝贝·美食》勾勒重庆非遗美食容颜
原标题:《重庆宝贝·美食》勾勒重庆非遗美食容颜
“有一些人,他们专注过往,在祖辈细密琐屑的生活细节里,反复寻找前行的智慧和勇气……”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导演陈晓卿给《重庆宝贝·美食》一书写下的推荐语。
《重庆宝贝·美食》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结了40个重庆非遗美食故事,将于8月底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陈晓卿提及的“一些人”,是《重庆宝贝·美食》一书作者罗磊、华勇和晋毅。2017年底至今年4月,他们深入重庆30个区县(自治县),寻访了40余个市级以上美食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客观梳理非遗传承史,勾勒出重庆非遗美食的容颜。
8月6日,本书作者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寻觅美食的初心和经历。
通过非遗触摸重庆文化
“2017年秋天的一个午后,我和华勇‘瘫’在躺椅里,喝着坝坝茶,精心养着秋膘……”谈起为何要寻访非遗传承人,罗磊回忆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午后,“聊天时,华勇提出了写作丛书的想法。”
华勇想写一本和重庆非遗有关的书,“自费寻访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理清每个项目的来龙去脉,记录非遗承载的历史文化。”这个想法和罗磊一拍即合。后来,晋毅也加入了该项目。
三人都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都曾做过多年记者。本世纪初的那几年,他们几乎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在三峡库区采访,记录了夔门瞿塘峡摩崖石刻搬迁等一批文保工程的实施。
“这段经历让我们对记录巴渝文化葆有热忱之心。”罗磊说。
为何以非遗为切口呢?华勇认为,非遗“活”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它是一个入口,走进去就能触摸到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精髓。”
丛书名为《重庆宝贝》,分为美食、手工器物、民俗、曲艺四卷,每一卷都会讲述40至50个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此次即将出版的,是第一卷。
梳理美食传承数百年的故事
“送进嘴时,以为是豆花;嚼一嚼吧,满口鸡肉味;再来一口鲜鸡汤,你会产生强烈的凌乱感,不知道吃的是假鸡肉,还是真豆花……”书中市级非遗“彭水郁山鸡豆花制作技艺”的故事,字里行间香气四溢。
“每位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中,均会自然穿插非遗制作工艺和品尝体验的介绍。”罗磊说。
记者在翻阅《重庆宝贝·美食》样稿时发现,书中既有九园包子、磁器口陈麻花等知名度较高的美食,也有彭水鸡豆花、垫江酱瓜等较“低调”的美食。华勇说,入选美食均具备历史、工艺和文化价值。
以垫江酱瓜为例,书中对酱瓜传承300年的故事进行了梳理。酱瓜由花瓜制作而成,而花瓜的种子是乾隆初年,农民李斯徽从江西带来的。
“李斯徽利用做盐渍花瓜的手艺,在垫江安身立命。”罗磊介绍,咸丰初年,李斯徽的重孙子李永芳将盐渍花瓜改良成酱瓜,在垫江开了一家名为“李酱园”的作坊。到了1940年后,李永芳的孙子李渊儒又将垫江酱瓜发扬光大。
2000年,由“李酱园”改制而成的食品公司破产。李渊儒之女李佑琼心急如焚:“这是老李家的血脉,断在谁手里,谁就是罪人!”在李佑琼的劝说下,她已下海经商多年的儿子熊严回乡继承祖业。
如今,在熊严的经营下,新的“李酱园”年产值已超2000万元。
呈现传承人的坚韧精神
“在我们采访的传承人中,平均年龄近65岁,从业时间最长的已超过60年。”罗磊称,为完整记录传承人的工作流程,早出晚归是三人的常态。
和采写的艰辛相比,三人对传承人的坚韧精神印象更深。
国家级非遗“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万绍碧上高中时,母亲用卖榨菜赚来的6块9角钱给她买了一件棉衣,并送到学校。然而,母亲临走时身无分文,只有点燃火把,步行30多里山路回家。这一幕,烙印在这个女孩心中。
万绍碧17岁时,进入榨菜厂工作。近40年过去,她已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掌管着涪陵“辣妹子”集团。
据介绍,晋毅负责为传承人拍摄肖像。“若干年后,照片上的人即便离开了,他们的传承者也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来处与去处。”他说。
在罗磊看来,非遗传承人不忘初心、甘于寂寞、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动容,这也是重庆人奋斗的缩影。(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实习生 陈一豪)
(责编:高红霞、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