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弘扬端午美食文化,厦门市民创新粽子做法(2)

2019-06-10 08:18栏目:美食

  尝试水晶紫薯粽 包了三次才大功告成

  6日中午,家住双狮山的纪女士发了一条朋友圈,她的水晶紫薯粽做成功了。为了“研发”这一新粽子,纪女士一周内做了三次。她说:“退休了,时间也多了,过端午还是自己动手包粽子更有意思。”

  纪女士告诉记者,第一次,她将西米充分浸泡,不料,西米一泡变得烂乎乎的,“烂得根本包不成粽子的形状”。第二次动手,她索性不泡了,直接包进粽叶里,然后把制作好的紫薯泥加进去,再铺上西米,这样应该能做成水晶紫薯粽了。她先包了十来个,包完之后下锅煮,没多久,一颗颗圆溜溜的西米从缝隙跑出来了,又失败了。

  第三次,纪女士吸取教训,她说:“既然太湿太干都不行,那我稍微喷点水就好,没想到这次做了四五十个都成功了!”煮熟后打开一看,粽子晶莹剔透,透着紫薯的颜色,很漂亮。

弘扬端午美食文化,厦门市民创新粽子做法

  水晶紫薯粽做法

  1.粽叶洗干净煮两分钟后浸泡半小时;2.西米加水打湿,加两小勺玉米油拌匀,紫薯蒸熟捣成泥,加一勺炼乳更香甜,再加到西米里翻拌;3.包好后放锅里煮40分钟,焖20分钟,就可以出锅品尝了。

  闽南粽子的由来

  闽南地区的粽子形成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家乡,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又称烧肉粽。

  民俗专家彭一万说,在闽南地区,曾经流行一首歌《烧肉粽》,歌曲是由有着“低音歌王”之称的著名闽南话歌手郭金发所唱,曲调十分乡土亲切,上世纪六十年代红遍大街小巷。

  彭一万说,闽南人爱吃烧肉粽,热热地打开来,里面包着肉,香气溢出。大约两三百年前,这种风俗习惯从厦门传到台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弘扬端午美食文化,厦门市民创新粽子做法

标签:

责任编辑:王贵溪

相关新闻

汉服少女福州演示端午习俗

原标题:汉服少女福州演示端午习俗   6月7日,端午民俗展示活动在福建民俗博物馆举行,身穿汉服的少女演示了取午时水、沐兰汤、点雄黄、挂香囊等端午传统习俗,吸引了许多游客围观。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赛龙舟吃粽子 各地民众过端午

原标题:赛龙舟吃粽子 各地民众过端午   6月7日,参赛队伍在传统龙舟决赛中。当日是端午节,2019中华龙舟大赛(福建·福州站)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浦下河段龙舟池落幕。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福州:传统民俗过端午

6月7日,一名小朋友在山东聊城海源阁体验点雄黄酒。   当日是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点雄黄、做香包……人们在传统民俗中传承中华文化,品味端午。   新华社发(孔晓政摄)   6月7日,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国学馆,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包粽子。新华社发(王洪超摄)   6月7...

满足旅客端午假期出行需求 厦门明后天往多个方向加开动车

台海网6月8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厦门火车站了解到,为满足旅客端午假期出行需求,未来几天,厦门往龙岩、上海、诏安等多方向加开动车,主要包括以下车次:   6月9日,诏安—厦门北加开D9590次,厦门北—上海虹桥加开G4932次,萍乡北—厦门加开G9864/1次,厦门—南昌西加开G9870次,南昌—厦门加开D9163次,厦门—南昌加开D9164次,龙岩—厦门加开D9171...

盛午时水、炒午时盐、射五毒……不少端午习俗厦门市民仍坚守

-孩子体验制作香囊。拍客林瑞奇摄 台海网6月8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挂艾草和榕枝、盛午时水、炒午时盐、射五毒……其实,在端午佳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还有许多我们并不熟悉的传统习俗。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习俗正在消失,但是仍有许多人坚守着。这些传统习俗有什么讲究和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