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提升城市的幸福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源泉,考量着城市管理的水平,更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市民的诚信。
3年创建,1000余天,从源头到餐桌,从上亿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到街边的零食铺子,从百姓幸福到城市文明,大连的“舌尖安全”经历了一场“大变革”。共创,共治,共享。大连市民成为第一受益者,城市文明与城市幸福感在创食安城的征程中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张丽霞
自2015年我市被列为国家食品安全创建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确定了“第一年全面铺开,第二年巩固提高,第三年拾遗补缺”的总体安排,实施了具有大连特色的食品安全“双十工程”,不断构建和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检验检测、监督管理“三个体系”,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2016年7月,在国务院食安办组织的第二批创建试点城市中期评估中,我市综合得分位列第三;
2017年5月份,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相关领导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6月份,我市参加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集中展示了“中央厨房进校园”等创建成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评价(2017版)》中,我市食品安全满意度位列38个主要城市第五名,较上年度大幅上升。
2018年7月至8月,市政府食安办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我市创建工作“回头看”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经评估,全市总体指标扣除合理化空项后得分率为91.15%(前期公示自评得分率为90.66%,增加了0.48个百分点),鼓励项得分8.9分(前期公示自评得5.9分,增加3分),最终得分为100.05分;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为72.67%,创建知晓率达到75.98%、支持率达到94.30%,均达到国家创建标准。
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大连市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谭作钧书记多次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批示,要求“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控制,加大管控力度,夯实各环节、各方面责任,加大工作宣传,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全力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谭成旭市长在政府常务会议上3次研究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并进行实地调研。市政府食安委、食安办协调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各地区充分发挥创建主战场作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检查指导食品安全和创建工作,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旅顺口区和高新区等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检查食品安全工作,推动创建工作有效落实。
◆投入保障力度持续加大
创建以来,市县累计投入4亿余元,加强检验检测、执法装备和基层站所建设等。市编委办、市政府食安办联合发文要求全部街道(乡镇)设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或1~2名专干,各区市县均完成了编制认定,调配人员。市农委投入近百万元,为县乡级检测站更新100台速测仪。市财政局、市食药监局为基层站所配发了总价值2200余万元执法检测装备,全市85%的市场监管所达到规范化标准。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已将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建设予以立项。各地区加大食品安全和创建工作财力保障,其中,中山区、西岗区、甘井子区、瓦房店市、金普新区等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均超过千万元。
◆全程全链条监管取得成效
一是农业源头得到有效治理。市农委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全市“三品”生产面积稳定在耕地果园面积65%以上。市海洋与渔业局投入22.2亿元,发展海洋牧场51.3万亩,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个。大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立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区10个,93家企业上线“同线同标同质”平台。二是地产食品质量稳中有升。市食药监局制发《大连市地产食品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全年共抽检地产食品2425批次,合格率97.6%。开展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示范创建,共评选出示范生产企业104家。三是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成效显著。市食药监局评选出大连市“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2家,并从中选出5家参加全国“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评审。市商务局共培育标准化社区菜店450家。四是餐饮业质量安全持续提升。市食药监局开展了餐饮单位“明净行”活动,全部学校(托幼机构)食堂100%实行明厨亮灶,全部58家中央厨房的量化等级均达到B级以上。五是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打击。创建以来,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2余万户次,行政立案3274件,取缔“黑窝点”603个,公安部门破获案件380起,有力震慑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管建并举倒逼“三小”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