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郭宗兰用传统美德谱写“厚德”赞歌

2019-03-20 16:50栏目:美食

今年56岁的郭宗兰是大兴区礼贤镇大马坊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说郭宗兰普通是因为她和村里的农民没什么两样,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下地干农活,回家做家务诸如此类循规蹈矩的平常生活;说她不普通是因为她的家庭与别人家有些不一样,每天服侍的老人根本与她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但却像亲生父母一般对待孝敬,在大马坊村早已成为一段人人敬佩和流传几百人之口的“贤篇佳话”。
    郭宗兰原本生活在一个兄弟姐们相互照顾充满欢乐的大家庭里,虽然生活并不富裕,每天吃糠咽菜,但却可以算是安稳的生活。1975年,由于郭宗兰的大姨和姨夫没有孩子,四十多岁没人照顾,郭宗兰看到他们孤苦伶仃的,经常来看望他们,后来大姨找到郭宗兰的母亲,就和她的母亲商量让郭宗兰给自己当女儿,照顾他们。亲生父母怎舍得女儿离开,父母把郭宗兰叫到身边,让她自己决定,她想:自到了大姨家以后,郭宗兰对两位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白天她除了到地里干农活外,晚上回来洗衣、做己家有六个孩子,自己离开还有兄弟姐妹照顾父母,经过思量后,虽然有太多的不舍,但郭宗兰还是决定去照顾大姨和姨夫。
    饭等家务活她也全包了。郭宗兰的孝顺和能干让村里人赞不绝口。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后来经人介绍,郭宗兰与武印平认识了,她唯一的条件就是要留在老人身边继续照顾两位老人,武印平被郭宗兰的孝心感动了,决定和她一起照顾老人,撑起这个家并改名为郭宗平。就这样,原本孤苦伶仃的两位老人,有了一双孝顺的好儿女,两位老人十分感动。
    1986年,大姨身患重病,住进了医院,原本就很艰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贴补家用,郭宗平决定到外面做泥瓦匠,多挣一些钱。伺候大姨、忙地里农活、料理家务、照顾孩子,一个个重担都压在郭宗兰的肩上。大姨终因治疗无效去世了,出殡那天,姨夫以泪洗面,郭宗兰就守在他的身边,并安慰说:“姨夫,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您的晚年生活。”
    郭宗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老人有一只眼睛十几岁就失明了,她心疼老人,再也没让大姨夫去地里干过农活,家里外面她一肩挑。她不但细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还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她做了好吃的也是先让孩子们端给爷爷吃,一家人生活虽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在郭宗兰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日子一天天好了。
    2007年,84岁的老人另外一只眼睛患了白内障,医生说要等完全成熟后再做手术,从此以后,郭宗兰就把一日三餐送到老人床前,孙媳妇每天给老人端屎端尿,孙子定期开车带老人到大兴区医院检查,全家总动员悉心照顾老人好几个月。一天,医院打来电话说可以入院做手术了,老人却说什么也不肯,固执地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别为我花这冤枉钱了,看不见就看不见吧!”郭宗兰说:“姨夫,别心疼钱,把您眼睛治好是咱全家的福气,是您心疼我呢!”手术后全家轮流在医院照顾老人,老人的眼睛恢复得很快。出院后,重见光明的老人脸上总是挂着微笑。逢人就夸家人对他好,说自己有福气。
    一天,老人坐在大门口乘凉,一位路人看见了鹤发童颜的老人,好奇地问:“老爷子,高寿了?”“八十八嘞!”那路人惊讶的说:“真的?您脸色这么好,怎么保养的?”老人很自豪的说:“得有个像我家那样的好儿女才行。”
    这样一个拼凑而成的家庭,几乎每年都被评为村里的“五好家庭”。2003年,还被评为大兴区“五好家庭”。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郭宗兰,这样一位没念过几年书的普通农村妇女,却在用自己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北京精神中“厚德”赞歌!(陈颖 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