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巨头纷纷跨界,可智能门锁这块蛋糕并不好吃

2019-03-19 17:09栏目:美食

  在2016年年底的时候,就有行业人士在鼓吹2017年将是智能锁行业的爆发元年。2017年过去了,行业确实爆发了,智能锁企业的数量从三四百家一下子爆发到了1000多家,市场产销量突破了800万套;

  到2017年年底的时候,又有人在行业里喊话,2018年智能锁行业将比2017年增长超过50%,产销量将突破1600万套。从全国锁具信息中心的数据来看,2018年上半年的产销量就已完成了2017年的全年产销量,达到了830万套。从数字上来看,2018年的智能锁行业的增长确实有望突破50%。

  而2018年又要接近年底了,许多行业人士的话锋却一下子转了180度的大弯,说行业有多火,行业有多热的人变得少了。对于许多智能锁人来说,更多的是焦虑,且关于行业洗牌的声音已开始在行业里漫延。

  从期待、鼓吹行业火热到焦虑行业洗牌的到来,智能锁人的观念为何出现了如此大的转变?2018年,智能锁行业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竟如此让智能锁人焦虑?

巨头纷纷跨界,可智能门锁这块蛋糕并不好吃

  安全事件频发,行业备受打击

  2017年9月,央视一则关于“专业黑客模拟攻击智能门锁、电子摄像头等智能家居产品”的新闻不仅引起了用户的担忧,也引起了不少行业人士的关注。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担忧,说明他们对智能锁的关注度和接受度较往年有所增加,但安全问题同样也成了阻碍消费者购买智能锁的重要因素。

  黑 客攻击的事件消停没多久,2018年1月橘子皮事件又在行业里闹得沸沸扬扬,虽然网传视频多为破解智能手机,但也引起了不少用户担忧假指纹、复制指纹对智能锁安全性的影响。

  时间再往后推倒今年5月的永康门博会。在这场门与锁的行业盛会上,一个女人拿着一个被称为特斯拉的“黑盒子”连破了好几把智能锁。破解智能锁的视频经媒体、朋友圈的发酵,在业内掀起了一场强烈的地震,不少企业纷纷从淘宝上买来了特斯拉线圈拍视频,并通过各种渠道自证清白。即便如此,也难以抵挡用户对智能锁安全性的担忧。

  也正因特斯拉事件,许多经销商感受到,自6月份以后销量较以往有了较大的下滑,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一些企业的销量。特斯拉事件还未平息,又有传言说,25瓦超大功率的对讲机也能破解智能锁。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智能门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发现智能门锁产品在远程开锁和人脸识别方面风险较高,在感应卡识别开锁方面隐患较多,另外在密码逻辑安全、抗电磁干扰、指纹识别等方面程度不同地也存在隐患……

  可以说,今年智能锁的安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仅影响了用户对智能锁的购买,也沉重打击了智能锁厂家、经销商、代理商的积极性。

  智能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市场及用户的普遍关注,这对企业来说,解决安全性的问题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久战,需要对锁具软硬件做不断地升级,不断地去面对和应对各种攻击及破解手段。其实,这样的安全事件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销量,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安全事件早晚都会发生,早发生早解决或许更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些事件促进了行业的成熟。

  巨头纷纷跨界,这块蛋糕并不好吃

  智能锁安全事件的发生对行业来说有好也有坏,其实无需过度担忧,用心做好产品,各种漏洞不断修补,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但2018年让智能锁人焦虑的不止安全事件的频发,还有各大跨界巨头的涌入。在2018年之前,海尔、美的、荣事达、创维、TCL、海信等家电巨头,大华、博世、海康威视等安防巨头,中兴、三星等手机巨头,以及正泰、四季沐歌等其他行业巨头早已进军智能锁市场。

  只是进入2018年之后,各行业巨头进军智能锁行业的步伐速度进一步加快了。先是6月京东自有品牌京造推出了智能锁;再是8月联想发布了智能锁新品R1;9月苏宁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智能锁,360联合欧瑞博发布了智能锁K1。

  进入10月之后,各大巨头推出智能锁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因为大家都指望在“双十一”大捞一把。先是网传阿里与智能锁行业大佬凯迪仕联手发布一款智能锁战略新品,作为其在智能锁行业的首次试水;后是网易在网易严选悄悄上线首款智能锁——网易智造曜石智能门锁;10月25日,小米公司生态链产品总监李明在其个人微博(@大李同学)上透露,小米米家品牌首款智能锁即将面世;10月26日,华为宣布进军智能锁行业,并推出相关产品;10月29日,360联合曼申推出青春版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