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研学游 让青少年徜徉在活起来的古籍里

2019-09-10 15:07栏目:旅游

  高二学生孔欣悦就读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她很喜欢当地新开的孔子博物馆。在参观了一次孔子博物馆后,便关注了博物馆的公众号。8月3日,孔欣悦看到孔子博物馆推送了一条关于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的消息,活动要求参加者年龄在9~12岁,今年已经17岁的孔欣悦超龄了,但她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居然成功了。这次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配合8月6日孔子博物馆的中华传统晒书大会(以下简称“晒书大会”)启动仪式而举办,孔欣悦跟着老师亲手制作书简,还参观了馆内古籍藏品,了解文字从甲骨文开始的演变过程。

  孔欣悦说,制作书简的过程很有趣,后来参观时讲的内容要比历史课本上讲得丰富具体。山东高中阶段采取“3+X”的教育模式,3是指语文、外语、数学,X则是在地理、历史、政治、化学、生物和物理中选3门,孔欣悦计划大学学医,所以“X”中选了化学和生物,但是她喜欢传统文化,所以还选择了历史。她希望以后可以去一所南方的大学读书,再学习一下茶道、古琴、刺绣。

  8月6日,晒书大会如期举行,孔子博物馆晒出了许多珍贵古籍、拓片、档案等,有清代光绪年间出版的《桃花扇传奇》、有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清康熙二十八年《幸鲁盛典四十卷》、代表优渥恩例的《历代衍圣公及其族人领受朝廷赏赉档册》等。

  孔欣悦当天穿了一件中式青色棉麻短袖,上面有3粒中式盘扣,绣着梅花,还搭配了一条白色长裙。孔欣悦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她喜欢汉服,计划高中毕业时要穿汉服拍纪念照。

  晒书大会上,孔欣悦听了关于民国时期孔氏族谱的内容讲解。她想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后上大学时和别人介绍自己是曲阜人时,能说出更多诞生于曲阜的文化。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多年从事古籍收藏的业内人士韦力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关键是要他们看到传统文化的内容,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种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体系的一种,并不是和西方文明对立的,现在的孩子们知识体系比上几代人好多了,他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不用告诉他们哪个好哪个不好,要让他们客观地看到这些,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才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替他们进行选择。

  此次晒书大会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孔子博物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晒书大会,一方面是取古人有晒书传统之意,另外也是取“晒”的分享之意,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带动全国各地的古籍收藏单位、人文学者、保护专家、非遗传承人晒国宝、晒经典、晒技艺、晒传统。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魂器”

  韦力说,书籍是人类思想体系的结晶,对于书的爱是爱文化的集中体现,当然爱器物也可以,比如爱陶瓷、爱玉器,这些都可以有美的享受,但是这种享受最终还是要用字句来体现。

  在谈到古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时,张志清举了《哈利·波特》里的一个例子,伏地魔法力高强,难以战胜,哈利·波特最后通过破坏他的“魂器”才最终战胜了他。张志清觉得一本本古籍就是中华文明的“魂器”,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历史上,人的所有精神内涵都进入了古籍,现在‘非遗’很热,但其实都在书里,一部《天工开物》就是明代非遗的集大成之书。”

  但是因为古籍是繁体字、竖排版、文言文还没有标点,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困难,更别说是对青少年群体。

  如何让青少年能体会到古籍的魅力呢?张志清认为,应该先让孩子们读一些整理后的古籍内容,其实现在中小学课本中都有,比如《荀子》的《劝学篇》,让孩子们背诵后,可以再看一下古籍中的原文,以宋刻本的《劝学篇》为例,“里面的字体非常大、非常漂亮,都是雕刻版的。”

  这次晒书大会,辽宁省图书馆副馆长杜希林晒出了《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手稿本)。张志清说,如果孩子们学完了课本中的《聊斋志异》,再看到这样的手稿本,会感到非常亲切,甚至内心很激动。

  张志清认为,通过这样的晒书大会,让包括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各个图书馆把自己珍藏的古籍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大家近距离接触、体会古籍的魅力,是各家图书馆的责任。

  读懂古籍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