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践行“六字诀”绘出旅游扶贫新篇章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河,一条从诗经流出的河,一条载动鹤壁儿女感情的河,一条见证鹤壁发展历史的河。悠悠淇河、巍巍太行造就了鹤壁秀美的自然风光,浚县庙会、朝歌古城等文化遗产赋予了鹤壁厚重的历史沉淀,为鹤壁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近年来,鹤壁市突出“筹、投、牌、台、培、销”,以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致富,2478户7482名贫困群众直接受益脱贫,绘出了旅游扶贫新篇章。
“筹”—统筹布局,科学发展。围绕南太行古村落群、沿淇河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的“一群一带”总体布局,将旅游扶贫列入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合理搭建乡村旅游框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各县区根据全市总体规划,结合区位布局,编制区域规划,其中的《淇县南太行古村落群保护和美丽乡村旅游带发展总体规划》《“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群旅游保护性发展规划》《淇滨区沿淇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将西部山区古村落群建设与山区景点连点成线,形成服务体系完备的旅游体系;《山城区“石林会议旧址”红色经典旅游规划》等文件,在东部平原深入发掘历史传统文化,打造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为全市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做文章,整合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累计投入5亿余元,加强硬件建设,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一是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完善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健全保洁机制,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打造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开通了通往桑园、王家辿、赵庄等6条乡村旅游线路的公交大巴,景区内配备了充足的旅游观光车辆,方便游客出行。三是加强景区内硬件建设,为游客提供良好旅游体验。2018年新建乡村旅游厕所12座,“一群一带”基本实现WIFI全覆盖,旅游标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了游客需求。
“牌”—围绕项目,打造品牌。根据旅游项目特色,打造亮点,形成品牌。一是打造游乐品牌,形成了凉水泉小木屋、灵山泼水节、云梦山草原风情、桑园玻璃栈道、鹤鸣湖露营基地等一批游乐项目品牌,为旅客游玩提供主题选择。二是打造文化品牌。形成了民俗文化节、鹿台阁古庙会、樱花节、王家辿香椿文化节等一批文化旅游品牌,为文化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三是打造农副产品品牌。引导贫困群众开发和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王家辿、朝歌山等品牌的小米、红薯和编织、刺绣等产品通过网络已远销北京、成都等地。
“台”—建立平台,强化联结。积极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旅游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创业,以扶贫产业项目建设支撑旅游产业长足发展,实现“两受益、两促进”。一是“基层组织+景区+村+贫困户”模式。促使12个景区和乡村旅游企业与22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关系,让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经营、务工、租赁等形式获得收益。如古灵山景区与凉水泉村合作打造高端民宿,每年仅租赁房屋、林地就使贫困户户均增收2.3万元。二是“基层组织+旅游公司+贫困户”模式。淇滨区桑园小镇通过鹤壁市太淇旅游公司为37名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人年均增收1.8万元。三是“基层组织+扶贫基地+贫困村+贫困户”模式。淇县赵庄等基层组织依托12个旅游产业扶贫基地,布局多种旅游业态,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四是“基层组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鹤山区狐尾沟村组建农民合作社,贫困户参与入股经营,发展乡村旅游,每户年均保底收入2万元。
“培”—培训技能,提升水平。加大对旅游产业链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一是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在各贫困村评选出一批农家乐、民宿、民间技艺传承人作为各行业的致富带头人,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鼓励、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丰富旅游服务项目。二是开展雨露计划培训。组织人社局对旅游区域内的餐饮、住宿、导游等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服务质量。组织农业局、畜牧局在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贫困群众科学种植、养殖,提升农牧产品品质。三是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定期举办电子商务扶贫培训班,对贫困村第一书记、村干部、电商积极分子进行业务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电商,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销”—网上网下,形成合力。以中国社会扶贫网和电商为载体推动网上销售,带动网下营销,形成网上、网下销售合力。网上营销方面,帮扶责任人根据帮扶对象需求在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相关信息;53个贫困村电商扶贫服务点积极动作,为贫困群众销售农副产业提供便捷的网络销售渠道。同时,强化网下宣传销售,通过“扶贫第一书记农产品推介展销会”、农副产业推介“三进”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贫困村农副产品,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实现共同富裕。
(鹤壁市委宣传部原忠福供稿)
(责编:辛静、慎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