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王秋姣扎根大山倾心守护百姓健康
王秋姣用行动守护大山人民的健康。廖超文摄
46年来,她为患者除疾祛病、排忧解难,甚至给贫困群众免费送医送药,诊治患者6.6万多人次,接生婴儿近800人;她曾经因腰椎疾病卧床不起,却坚持在病榻上给患者看病,崇高的医德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她就是获得2019年全国“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荣誉称号的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两安瑶族乡竹梅村村医、现年73岁的老党员王秋姣。
见到王秋姣的时候,她正给村民王接花量血压。76岁的王接花,只要身体不舒服,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王秋姣,找她去看病。
王接花说道:“王医生帮我看病,她不收我的钱,我要感谢他。”
51岁的王廷标,13岁那年上山砍柴,不小心砍伤了左膝盖,造成膝盖骨粉碎性骨折。由于家庭贫困,他一直没有到医院治疗,只是自己在山上找了一些草药应付治疗,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只要天气骤变引起脚痛,他就会向王秋姣求助,自己也记不清王秋姣为自己免费送医送药多少次了。
“痛的时候帮我治,她一直不收钱,她照顾我很好,多谢王医生。”王廷标感激地说。
1973年,28岁的王秋姣到钟山县卫生局学习。在4个月的短暂学习过程中,她除了认真听老师传授医学知识外,还借阅了许多医学书籍,挑灯苦读,比别人付出了双倍的努力,希望学成之后能回到家乡服务群众。
“回来之后,我感到这种工作是值得我做的,因为我们山里面需要这样的人才,我们这里又没有女医生,其他两个都是男的,妇科知识我要学好一点,学多一点。”王秋姣说。
过去两安瑶族乡竹梅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民住居分散,出行主要靠两条腿,看病非常不方便。80多岁的莫长妹,还依旧记得自己当年难产、胎盘滞留那惊险的一幕,是王秋姣用学到的妇产科知识,不仅帮她顺利产下了婴儿,还成功处置了滞留的胎盘。
“到了半夜肚子就痛了,孩子难产,是王医生帮我接生,我要感谢她。”莫长妹说。
在乡村行医,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病人有需要,王秋姣总会背着药箱,第一时间赶到病人家中。61岁的村民王京莲说,她的四个小孩都是王秋姣帮忙接生的,不仅服务好,不收费,而且还把她当作亲人来看待。
王京莲说:“她是我们竹梅村为人民服务的恩人,对我们农民,对我们的家乡,是我们竹梅父母的恩人,最好的了。”
从医46年来,年龄慢慢的变大,也有人劝王秋姣早点退休,回家休息。特别是2014年,由于骨质增生,王秋姣在床上躺了四个月,她还是坚持给病人看病,家人成了她的“临时护士”。王秋姣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从小在山区长大,山区人民都需要她,要做到共产党员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的好评,让她越干越觉得有劲头,即使辛苦点,累点也值得。
“我有一份力,发一份光,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我走多远,就走多远,为了大山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辛苦一点也值得。”两安瑶族乡竹梅村医生王秋姣说。
42岁的李记荣,是王秋姣儿子。如今,他子承母业,也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承担起了守护竹梅村百姓健康的责任。
李记荣说:“我妈妈虽然是一名工作在最基层的村医,但是她几十年如一日,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想为病人所想,急为病人所急,就因为我妈妈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的启发了我,所以我才选择了学医。”
几十年如一日的为患者排忧解难,王秋姣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2019年12月7日,中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推荐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王秋姣荣获了全国“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称号。(钟情重、廖超文、莫惠琴、沈泉池)
(责编:沈泉池、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