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好山水里“跑”出健康好生活
11月29日,镇巴县小洋镇毛垭村贫困户刘风海(左三)和爱人向记者介绍与他签约的家庭医生团队。三秦都市报记者 党运摄
记者 申东昕
看病是民生大事,在曾经的镇巴县,却是个天大的难事。
大巴山环抱着镇巴县,赋予了这里明丽的山水。但由于大巴山的阻隔,群众出门看病很不方便。“这里很多人看病就是一个‘拖’字诀,从不舒服拖成小病,小病拖成大病。这一拖再拖,拖散了很多家庭。”小洋镇毛垭村贫困群众叶畅琴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让群众过上健康生活,近年来,镇巴县以医疗扶贫为“开山之斧”,在大巴山里开辟出健康扶贫的“镇巴路径”。有医生在镇巴县的山间奔跑,健康扶贫政策的一路陪跑,镇巴县的群众如今正奔跑在脱贫致富的小康路上。
患者不跑医生跑
“以前觉得家庭医生是有钱人才有的,没想到现在我也有家庭医生了,而且还是5个呢!”三元镇红渔村贫困群众刘明均指着墙上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表高兴地说。这张表上,有5位村、镇、县级家庭医生的信息和联系方式。
10多年前,刘明均因为工伤瘫痪,臀部长有褥疮。由于从他家到镇上路途遥远,要先走10公里的山路,再坐50分钟的车,刘明均的病就一直拖着。从2017年5月签约家庭医生第一次上门后,他得了小病可以给镇医生打电话,医生上门诊疗;得了大病给县医生打电话,县医院直接安排他住院。
现在,他的褥疮溃烂基本痊愈。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和民政救助等方式,刘明均的医药费得以报销。“健康扶贫改变了我的命运。”刘明均说。
1名村卫生室医生和1名村卫生计生专干、1名镇卫生院医生和1名镇公共卫生专干、1名县级医院医生,3个层级5个人,他们组成了贫困户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贫困群众不了解健康扶贫政策,他们来宣讲;贫困群众有突发急病,他们来抢救;贫困群众的日常健康体检,他们来负责……全县686名医生178个家庭签约医生团队,活跃在镇巴的大山里。他们走遍了每一个镇、村,确保每一名贫困群众都有自己的家庭签约医生,让医疗资源下沉到大山里,帮助贫困群众阻断“病根”,拔掉“穷根”。
“跑”出健康扶贫新路径
怎样让因病致贫的群众不再返贫?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长效机制是关键。
“要不是健康扶贫的政策,我可能没有机会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家住长岭镇九阵坝村的李菊山说。2017年6月,她出现间歇性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需要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
“当时家里修房要贷款,我根本没钱继续住院。”李菊山说。高达20.6万元的手术费让她几乎放弃了治疗的念头,她的家庭签约医生团队了解情况后,上门帮她解决困难。经过医疗保障和政策减免后,李菊山需要承担的费用只有不到10%。
看病缺钱是贫困群众看病的痛点。在镇巴县,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补充医疗及其他众多兜底保障为贫困群众提供了一个长效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有效减轻了他们的医疗负担。
慢性病和大病长期治、长期帮,这是镇巴县保障群众持久健康、不因病返贫的做法之一。渔渡镇花果村贫困群众王从渊患慢阻肺、老伴李贤福被诊断出脑梗,均符合特殊慢性病办理范畴。家庭医生团队协助他们夫妇办理了特殊慢性病优惠手续,每年享受特殊慢性病诊疗费。此外,每季度,家庭医生还入户帮助两位老人进行健康随访、身体检查,指导他们用药。
目前,镇巴县的因病致贫返贫户已经由2016年年初的9862户减少到目前的140户。“小钱办大事、健康促小康”,镇巴县在大巴山里跑出来一条健康扶贫的“镇巴路径”,用健康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长跑保驾护航。
脱贫致富加速跑
“再有两年,星子山隧道就能通了。”提起星子山隧道,碾子镇新庙村贫困户赵开贵兴奋不已,“隧道通车后,从我们碾子镇到镇巴县城只要20多分钟!”
赵开贵曾在山西的煤矿上打过工,在工作中不慎造成腰椎骨折。健康扶贫政策施行后,赵开贵得到了良好的治疗,但每次从碾子镇到镇巴县人民医院复查要坐3小时车,这让他感觉很煎熬。“等隧道通了,不仅我看病方便了,娃回家也方便。家里的魔芋、猪往外卖也容易。”赵开贵说。
137个道路建设项目,178个行政村的沥青(水泥)道路,正在修建中的西镇高速……伴随着一条条路的顺利贯通,茶叶、魔芋、畜牧、中药材、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在镇巴县也不断发展,518个产业扶贫项目带动1.2万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举措共同绘就一张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蓝图。
今年,镇巴县的贫困人口有望由6.54万人减少到1861人,贫困发生率从24.11%降至0.82%。在这片荔枝古道穿行的青山绿水里,奔跑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