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伸向营养膳食补助资金的黑手
教育部近日举行第八场“教育奋进看落实”系列新闻通气会,介绍教育部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发现截留克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问题37起,涉及河北、河南、湖南、广西、云南、陕西、青海、新疆8省区,共计金额1.74亿元,目前均已整改到位。
营养膳食补助资金事关广大中小学生切身利益、事关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事关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是否落地生根,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有力地提高了试点地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决定以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从2011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膳食补助资金1472亿元,惠及全国29个省份,13.7万所学校,3700多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跟踪监测,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增长1.9厘米和2.0厘米,平均体重增加1.3千克和1.4千克,贫血率从2012年的17.0%降到7.6%。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是真正的惠民资金,事关千千万万农村贫困孩子的身体健康,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对于补助资金的规范使用,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2011年《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指出:“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将财政补助资金纳入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2019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国家试点地区营养膳食补助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用于向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不得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不得用于补贴教职工伙食、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劳务费、宣传费、运输费等工作经费”。为了让补助资金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农村贫困孩子身上,教育部建立了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数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严防套取、冒领资金。
即便有了这样明确的管理规定,建立了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补助资金仍出现被截留、克扣、冒领的情况。在此之前,也曾出现过学校给学生吃变质烂菜,实际供餐与营养餐单不符等不规范行为,引发舆论关切。问题的出现,说明在执行上还存在漏洞。此次专项整治再次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深入实施敲响了警钟,只有切实把好补助资金“安全关”,才能确保营养改善计划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把好补助资金“安全关”,需要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财政部门负责补助资金的预算安排、资金拨付、管理和监督;教育部门负责补助资金的预算编制、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其中地方教育部门还要负责指导本地和学校编制补助资金预算和合理的用款计划,建立本地营养膳食补助实名制学生信息系统,定期公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次等信息,指导督促学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学校负责补助资金的日常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依法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健全食堂(伙房)原料采购、入库贮存、领用加工等管理制度,加强食堂(伙房)会计核算,定期公布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明细账目,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把好补助资金“安全关”,需要发挥教育督导“长牙齿”的功效,推动各地各校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密切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和学校,重点督查是否存在营养膳食补助资金截留、挪用、拖欠、挤占、冒领等问题,根据问题线索,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督导检查;进一步完善资金监管制度,强化重大事项督办,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严格落实资金管理制度,守住资金安全“底线”,确保国家营养膳食补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对胆大妄为,把黑手伸向营养膳食补助资金的人,不管是谁,不管职位的高低,一定要“零容忍”惩治,发现一起,严惩一起,为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2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