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医疗健康将成我国支柱产业 科创板企业海尔生物值得关注

2019-11-05 00:50栏目:健康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向支柱型产业发展。在政策导向下,以新产业、新技术为主的科创板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追逐,尤其是近期登陆的多支新股,在市场业绩和产业前景上具备较强的增长空间,成为资本方关注的焦点。

于10月25日上市的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尔生物”,股票代码688139),是登陆科创板的第一个物联网科技生态品牌,上市后一直表现稳定。由于医疗健康产业正在从生活健康向生命健康升级,在未来社会中的核心支柱作用已经日趋明朗。这也让业内普遍看好海尔生物的市场潜力。

医疗健康市场已进入投资热区

随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国家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将健康产业当成民生产业发展。但实际上该产业目前占我国产业比重不足5%,市场潜力巨大。

分析人士认为,各方数据都表明,医疗健康作为未来支柱产业的趋势几成定局。

首先,最近五年来,中国大健康产业年均增速都保持在13%以上,远远超过GDP增速。预计到2020年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其次,根据2014年公布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行动促进计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可以提升到20%;再者,2010年至2017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案例数平均增长率高达35.02%。仅2017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已披露投资金额就达到约958.17亿人民币。

不难看出,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投资需求,都对医疗健康产业释放出积极的利好信号。

而作为医疗健康行业的领跑企业,海尔生物对国民健康的迫切需求有着深刻体会。招股书显示,自2005年成立至今,海尔生物已经由初创时针对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转变为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并陆续孵化出智慧血液网、智慧疫苗网、生物样本库等场景解决方案,发展成为物联网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业务的深入发展,也让海尔生物的业绩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公开资料显示,海尔生物2016年至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6.21亿元、8.4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1.59%。从其业绩的快速提升,也能反映出当下医疗健康市场的广阔空间。毕竟,没有发展纵深的市场,既无法容纳产业的扩充,更不可能给予足够疆域让企业施展手脚。

物联网科技生态领跑大健康产业

除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对新技术应用的顶层设计,也是推动医疗健康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体现。从政策上看,国家已经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列入改善提升国民大健康体系的重要手段。这就意味着,科技创新实力将在医疗健康企业中划出分水岭。

在这种情况下,海尔生物以“物联网科技生态”的身份登陆科创板,自然引发了诸多关注。在投资方眼中,这家创新型企业的独特之处,不仅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科技-用户-科技”生态圈,也是其在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等各方面的引领性。

以生物医疗低温存储产品为例,该类产品在全球医疗健康领域都有着旺盛的需求,同时此类设备在技术上又有很高的门槛,国内企业直到2000年以后才逐步实现低温存储产品的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生产。而经过不懈的科技攻关,海尔生物不仅成功掌握了超低温冷链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同类产品的进口替代。同时在全球市场获得了良好表现,目前海尔生物的市场排名已进入全球前三,在中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占据首位。

在场景落地方面,海尔生物孵化出的智慧血液网、智慧疫苗网等物联网场景生态,以创用户最佳体验为目标,不断迭代升级,为大幅改善我国医疗健康环境提供了优质解决方案。例如,智慧血液网通过创造人、机、血互联互通的体验迭代生态,将取血时间由20分钟降到1分钟,实现急救零等待、血液零浪费、信息零距离;而智慧疫苗网则做到儿童、疫苗、接种人员信息的一对一匹配,实现取苗零差错、问题疫苗秒冻结,人苗透明可视,目前已累计为全国400万儿童安全接种无差错。

很显然,医疗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正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为动力,亟需通过科技助力、企业助力来填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空间。而这种市场自发的客观需求,通常也是资本市场需要把握的良机。与此同时,面对汹涌而来的物联网时代,类似海尔生物这样的“科技生态”,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共创共赢,势必更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也值得各投资方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