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19-07-22 04:55栏目:健康

  7月18日,一场以“健康中国·我行动”为主题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虽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比较低,关于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应急避险等维护健康的知识技能比较缺乏,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的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比较普遍。

  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健康中国行动坚持预防为主,要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前的1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后简称《意见》)等3份健康中国系列文件,提出健康知识普及、实施全民健身行动、癌症防治等15项专项行动;16日,在国家卫健委为此召开的系列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行动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路线图’和‘施工图’。”马晓伟指出,不仅要从政府和部门的角度提出政策措施,还要对社会和公众提出合理的健康建议,把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60%。在启动仪式上,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会杨月欣宣读了致全国居民的一封信“合理饮食健康基石”,呼吁居民行动起来,合理膳食,吃动平衡,维护自身健康;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向全国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发出“重视近视防控”的倡议,建议中小学生每天参加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以上运动,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倡议大力推广广播体操,建议全国各机关、学校、部队、厂矿、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要建立广播体操和工间操制度;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代表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宣读关于健康睡眠的倡议书,建议全国居民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应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生应不少于8个小时,成年人每天应保持7至8小时睡眠......

  要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个人的健康素养必不可少。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意见》明确指出,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简单来说,也就是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监测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不少于22%和30%。而当前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14.18%,距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司长宋树立告诉记者说,《意见》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作为15项专项行动中的第一项,明确了提升健康素养是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要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要关注健康信息,积极主动地获取健康信息,而且要提高理解、甄别和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宋树立认为,公众要能够从正规途径获取健康知识。为此,国家将建立并完善国家级、省级两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建立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绩效考核机制

  从健康知识的角度来讲,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鼓励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毛群安指出。

  “要建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毛群安介绍说,《意见》明确,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纳入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

  但也有公众关注到,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就很大,如何应对在增加的健康科普压力?“不可否认,目前看可能会增加医务人员的一部分工作量,在前期文件起草过程中,这个问题在就被提出讨论过。”毛群安说,但在医疗、预防、康复过程中,加大健康知识的传播,给公众提供一些科学权威的信息,这是真正从根本上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医务人员压力大的问题。

  毛群安说,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他在寻求医疗服务的时候。“因此,我们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甲等这些大型医疗机构,高水平的权威专家,要拿出精力来,投入到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