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70年来 宁波妇幼健康获得感显著提升

2019-07-19 13:21栏目:健康

  生老病死,生排在第一位,不论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母亲来说,都算得上是人生中的一道坎。全市上千名妇产科和儿科医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换来了无数产妇和孩子的平安。

  70年来,宁波的妇幼健康事业蓬勃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在高龄高危孕产妇大幅增加的严峻形势下,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孕产妇实现零死亡,婴儿死亡率降至2.31‰,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

  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

  新生儿破伤风在我市绝迹

  据卫生志记载,历史上由于老法接生,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病死率都很高。根据1950年7月苍水、鼓楼两个派出所辖区妇幼卫生状况的回顾性调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法接生率仅为46%,婴儿死亡率高达270‰。

  上世纪50年代,新法接生大力推广,同时探索设立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构筑起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专业服务阵地,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5年,在明州医院基础上,并入市第二医院妇产科和市第一医院小儿科的全部人员、设备,建立市妇女儿童医院,承担全市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培训、科研等任务。成立于1988年的宁波市妇儿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是国内较早建立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之一,有早产、窒息、吸入性肺炎等症状的新生儿都会被送到这里。“婴儿不会讲话,无法和我们沟通,也不懂得配合治疗,而且病情变化快,所以临床查体就特别重要。”该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吕勤说,新生儿的疾病诊断很难,医生更像一名侦探,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密切观察,凭着零零碎碎的线索,寻找蛛丝马迹。除了凭经验外,有时还要查文献、查资料,找出支持某种疾病的证据,加以验证,最终对症治疗。

  数据显示,新生儿破伤风已在我市绝迹。

  浙东区域新生儿专科联盟辐射周边

  吕勤回忆,30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32周以下的早产儿由于神经系统方面的后遗症,常常不得已被放弃。而现在,他们团队抢救成活的危重新生儿,最小胎龄25周,最低体重630克。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第二个宝宝,随之而来的是高龄高危产妇逐渐增多,高危新生儿也越来越多。早产儿明显增多,围产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2017年底,市妇儿医院又进一步细分了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lCU)和儿童重症监护中心(PICU),年收治危急重患儿1000余例,其中危重新生儿占比80%—90%,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

  同年,吕勤团队组织牵头成立了包括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舟山市妇幼保健院等22家成员单位在内的浙东区域新生儿专科联盟。经过近两年的运行,目前已成功转运危重新生儿近100例,提高了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

  全市孕产妇实现零死亡

  从两级到四级,妇幼保健网建立健全

  据卫生志记载,约在1909年,宁波首家助产所——沈惠英助产所在鼎新街开业,新法接生出现。1919年,老市区有产科医师、助产士40人,其中私人开业26人,当时省立宁波医院、华美医院有妇产科床位40张。1958年,老市区妇幼卫生人员增至79人,形成两级妇幼保健网。

  1969年,陈燕玉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来成为奉化县人民医院的一名产科医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将传统的接生婆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训,接生员队伍出现。到了1978年,第一批科班出身的助产士加入,各公社卫生科也纷纷开设产科,第二年市区全部实现住院接生。那时候的住院接生和现在不同,产后观察2小时没有问题的,就能回家了,情况不好的,转诊上级医院。”陈燕玉回忆。

  1986年,陈燕玉调入宁波市妇儿医院产科。胎位不正、产后大出血和子痫是当时产妇和婴儿面临的最大威胁,“有好多胎儿一只脚已经露在外面,但就是出不来,产妇被送到医院时已经难产了,非常可惜。”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市开展围产保健服务,每名孕妇可享建立围产保健册、定期孕期检查、高危妊娠筛选与矫治、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等服务。1991年后,村、乡、区县(市)、市妇幼保健四级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健全。1990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37.5/10万,2005年降至4.36/10万。

  在国内率先开展自体血回输术

  数据显示,产科出血在我国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使用异体输血有较大的困难和问题,血源紧张、配血、回输又要耽误时间,而产后出血在短短数分钟内即可达到数千甚至上万毫升,产妇没有足够时间等待库存血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