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卫生计生部门对接工作会议在厦召开 五地市就卫生健康领域加强合作达成多项共识(2)
与此同时,厦漳泉三地卫计部门还合作建立了“厦漳泉区域同城化应急管理平台”,完善了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处置和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在2015年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跨区域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持续开展,从2016年起,厦门市共有4家公立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市第二医院、厦门市第三医院)对漳州6家县级公立医院(平和县医院、漳浦县医院、东山县医院、云霄县医院、华安县医院、长泰县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对口支援龙岩市武平县医院、漳平市医院,选派业务骨干到受援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协助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今年9月11日,省级卫生应急队厦门队的76名成员、12台专业车辆开赴漳州市东山县开展拉动演练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活动,在锻炼卫生应急队伍应急拉动、装备展开及使用、野外生存水平,提升移动方舱医院的协同作战能力的同时,也在当地开展巡诊义诊、健康科普宣教、心理咨询、应急急救技能培训宣传等活动,为群众解决健康问题,提高群众的自救能力。此次活动得到东山县卫计局、东山县医院的大力支持。
【解读】
发展多边和双边合作关系
成立不同学科医联体
五地市卫生计生部门一致同意,支持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卫生计生部门对接工作会议合作机制框架内,积极发展卫生与健康领域多边及双边合作关系。积极鼓励引导本地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协同共建,全力营造协同发展良好氛围。
在协作共建的基础上,建立学科深度联合机制,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依托各医疗卫生机构中强大的学科优势和综合实力,成立不同学科的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医联体,在提升各学科服务能力、促进各学科优质资源下沉、优化就诊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索,达到资源共享、技术互助、长短互补、共同发展、突出特色的目标。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上下联动分级救治
下一步,五地市卫生计生部门将依托闽西南各地市现有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对各地市平台进行整合升级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统一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区域身份认证体系,实现闽西南地区患者身份识别,逐步建立闽西南各地区医院号源共享机制、分级诊疗的跨地市转诊机制和健康档案、检验检查报告互认共享机制。搭建闽西南专病平台,将厦门市现有儿科智能平台,推广至闽西南使用,汇聚闽西南地区数据,形成闽西南数据专病数据库,并逐步扩展病种,服务闽西南地区患者。整合闽西南地区急诊重症资源,建立急诊、重症专科联盟,建立一套覆盖闽西南统一的急危重症紧急救治智能分级诊疗及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区域急危重症医疗专家联盟优质资源,实现急危重症救治智能分诊、急危重和普病分级救治、紧急转诊,上下联动的急危重症分级诊疗协作模式,为闽西南居民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注重培养卫生职业技能人才
加强卫生应急交流与合作
人才是21世纪最强大的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接下来,我市卫生系统将发挥厦门市卫生人才服务中心国家卫生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平台优势,与五地市相关机构合作举办医疗卫生职业技能培训班,联合开展卫生职业技能培训招生与鉴定考试,共同培养卫生职业技能人才。完善厦门市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机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对口帮扶医院开展医疗服务,促进区域卫生人才交流合作。
同时,建立五地市卫生应急联合例会制度,探讨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协同处置合作事宜,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通报机制和监测预警信息交流机制,建立卫生应急会商咨询机制,协调推进区域卫生应急合作。争取每两年开展一次突发事件区域卫生应急综合演练。建立闽西南卫生应急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信息对接,推动跨区域调配;发生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启动联合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开展各地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能力互补共享。
建立综合监督执法联动机制
强化工作落实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