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村医集体辞职警示必须筑牢“网底”
7月8日,河南省通许县政府网站发布《关于网传河南省通许县朱砂镇36位村医集体辞职有关问题调查情况的通报》。通报称,县有关部门在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等资金方面存在迟延,影响了基层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报新农合要扣30%的报账款,5%的保证金”“基本药物价格成倍加价”等问题均不存在。官方有了回应,但此前在网络上提出集体辞职的村医对通报的内容是否认可、是否有更多的话要说,仍是当前公众所关心的。
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官方回复和辞职报告中村医所述呈不同意见,但就算只是延迟发放补助,也实属不应该。对于不少村医而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延迟发放就等于切断了这些村医部分收入来源。根据回应,延迟的是整个上半年的补助,显然村医在承担大量工作的同时,感受和利益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村医是村民健康守门人,如果村医实际所得与工作量不成正比,积极性长期受挫,那么三级医疗服务网底恐有“漏洞”之忧。
此次村医集体辞职事件中,官方回应称不存在“克扣工资”“工作负担过重”等问题,但笔者通过长期接触村医群体发现,在一些地方,村医执业待遇和环境确实不尽如人意。某地村医曾告诉笔者,当地卫生院将基药补助与公卫服务费和每月统筹报补等费用“打包”发放,村医分不清楚各项费用到底是多少;在某省辖市所辖县区,国家及省、市级基药专项补助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而县级层面的资金拨付及发放进展缓慢,造成部分村卫生室常用基药配备较少;更有一些地方,针对一项公卫项目对村医的考核方式繁杂重复、花样百出,让村医们无所适从。
乡村医生是国家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也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之一,他们的合理诉求理应得到政府的积极响应和满足。目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经费拨付不及时、不到位,考核方式花样百出、形式主义等问题,都在警示要保证基层医疗网底不破,必须杜绝延迟、截留、克扣和挪用诊疗费、基药补助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等现象的发生,保证村医收入待遇,切实减轻村医负担,拓宽村医发展空间,让村医劳有所得、劳有所值。